第3章

一开始,路人只是好奇地打量,没人敢尝试——大家都没见过这种金黄酥脆的鸡肉,也不知道好不好吃。苏晴不慌不忙,拿起一块炸鸡,故意咬了一口,发出“咔嚓”的脆响,香味飘得更远了。

“这是什么东西?闻着挺香的。”一个穿着绸缎衣裳的公子哥停了下来,他是青溪镇最大的布庄老板的儿子,叫张富贵,平时最爱吃新奇的东西。

苏晴立刻笑着迎上去:“公子,这是我做的炸鸡,外酥里嫩,您可以尝尝,不好吃不要钱。”

张富贵半信半疑地拿起一块,咬了一口,眼睛瞬间睁大:“哎!好吃!这鸡肉怎么能这么香?再来十块!”他一边吃,一边掏出银子,旁边的路人见他吃得香,也纷纷围了过来,你一块我一块地买。

不到一个时辰,苏晴带来的炸鸡就卖光了,一共卖了三十二文钱——除去成本,净赚了二十文!这对林家村的人来说,已经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了。苏晴拿着银子,心里又激动又踏实,她知道,自己的第一步走对了。

接下来的半个月,苏晴每天都去青溪镇卖炸鸡,生意一天比一天好。她不断改良配方——从山上采来野生的辣椒和孜然,晒干磨成粉,撒在炸鸡上,推出了“香辣炸鸡”和“孜然炸鸡”,价格也涨到了两文钱一块,依旧供不应求。有时候她还没到镇上,就有老顾客在路口等着了。

攒了第一笔钱(足足有五百文)后,苏晴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林文轩交了学费。当她把银子交到林文轩手里时,这个平时沉稳的书生红了眼眶:“妹妹,你放心,哥一定好好读书,将来让你和爹娘过上好日子。”

苏晴笑着拍拍他的肩膀:“哥,咱们一起努力。”

有了炸鸡的基础,苏晴开始琢磨下一个产品——奶茶。她记得镇上有个养牛户,每天都会在街头卖新鲜的牛奶,还有一家茶叶铺,卖的红茶味道醇厚。她花了三十文钱买了一斤红茶和两斤牛奶,又买了些冰糖,回到家开始试验。

她先把红茶用开水冲泡,反复冲泡三次,提取出浓郁的茶汤,然后把牛奶倒进锅里,用小火慢慢煮,加入适量的冰糖,直到冰糖融化。最后把茶汤倒入牛奶中,搅拌均匀——一杯香甜丝滑的原味奶茶就做好了。

王桂兰尝了一口,惊讶地说:“婉儿,这茶里加了牛奶,怎么这么好喝?比镇上茶馆的茶还香。”

第二天,苏晴带着炸鸡和奶茶去了镇上。她找了个陶碗,把奶茶盛在里面,旁边放了个小勺子,让客人免费品尝。第一个尝奶茶的是个带着孩子的妇人,她喝了一口,立刻说:“这饮品真甜,我家孩子肯定喜欢,给我来一碗!”

奶茶定价三文钱一碗,因为口感香甜,尤其受女子和孩子的欢迎。有时候客人买一块炸鸡,再配一碗奶茶,吃得津津有味。苏晴还发现,古代没有方便携带的容器,客人买奶茶只能在现场喝,影响销量。她灵机一动,去镇上的陶窑订做了一批小巧的粗瓷杯,杯子上刻着“婉儿美食”四个字,客人买奶茶可以选择用杯子装,多加一文钱,杯子可以带走。这个办法不仅提高了销量,还变相地为自己的摊位做了宣传——不少人拿着刻有“婉儿美食”的杯子在街上走,吸引了更多人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