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那以后,两人之间的关系似乎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他们依然会在课堂上为了一个问题争得面红耳赤,却也会在课后一起去藏书楼查阅资料,一起在书院的小径上讨论学问。马文才不再像最初那样疏离,偶尔还会和她开玩笑。而桓琬清,也渐渐放下了戒备,有时会忍不住和他分享一些自己的想法。
她发现,马文才并非如传闻中那般只是个高傲的贵公子。他有自己的抱负和理想,他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天下苍生做些实事,而不是仅仅依靠家族的荫庇。他对兵法策略有着浓厚的兴趣,常常在夜深人静时,对着舆图钻研不休。
“你说,这天下,何时才能真正太平?”一次深夜,马文才看着窗外的月光,忽然问道。
桓琬清放下手中的书,想了想:“或许,当为官者都能心系百姓,当学子都能学以致用,当天下人都能安居乐业之时,便是太平之日吧。”
马文才转过头,深深地看了她一眼:“桓文,你倒是个有抱负的人。”
“只是空想罢了。”桓琬清自嘲地笑了笑,“我辈学子,能做的,也只是努力读书,将来若有机会,不辜负所学罢了。”
“不是空想。”马文才的眼神坚定,“总有一天,我会让这些想法变成现实。”
看着他眼中闪烁的光芒,桓琬清的心里忽然涌起一股暖流。她觉得,眼前的这个少年,和自己一样,都在追寻着什么。
然而,平静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随着桓琬清在书院的名声渐起,关于她的流言也开始悄然滋生。有人说她来历不明,有人说她行为举止怪异,不像个寻常男子。更有人注意到,她极少和其他学子一起去沐浴,也从不赤裸上身。
这些流言传到了马文才的耳朵里,他起初并不在意。在他看来,桓文只是性子内敛了些,没什么大不了的。可次数多了,他也难免有些疑虑。
一次,两人一起在舍房温书,桓琬清不小心被书案上的尖角撞到了额头,疼得她“嘶”了一声,眼眶瞬间红了。
马文才连忙放下书,走过去:“怎么了?撞哪儿了?”他伸手想看看她的额头。
桓琬清下意识地躲开,捂住额头:“没事,小伤而已。”她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像极了女子的娇弱。
马文才的手僵在半空,看着她泛红的眼眶和那瞬间流露出来的柔弱,心里忽然咯噔一下。一个荒谬的念头闪过他的脑海,但他立刻摇了摇头,觉得自己一定是想多了。桓文明明是个男子,怎么会……
“真的没事?”他还是有些不放心。
“真的没事。”桓琬清低下头,掩饰着自己的失态,“我们继续看书吧。”
马文才看着她低垂的眉眼,心里的疑虑却像种子一样,开始悄悄发芽。
不久后,书院组织学子们去山中踏青,采集草药。山路崎岖,桓琬清不小心脚下一滑,眼看就要摔倒。马文才眼疾手快,一把拉住了她。
这一次,他拉的是她的手腕。入手纤细,完全不像寻常男子那般粗壮。马文才的心猛地一跳,他看着桓琬清因为惊吓而苍白的脸,和那微微蹙起的眉头,那精致的五官,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清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