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教室里响起窃窃私语。

“那是什么符号?”

“从来没看过。”

“周教授怎么了?”

周明终于找回声音,但比平时低沉许多:“你从哪里学到的这个?”

我放下粉笔。“该符号表达了相同的概念,但更直接。”

周明的手伸向黑板,似乎想擦掉那个符号,但在最后一刻停住了。他转向学生,勉强挤出一个笑容。

“今天的课就到这里。”他说,声音有些嘶哑。

学生们困惑地开始收拾东西。周明站在讲台旁,目光始终没有离开那个符号。陈峰走近想说什么,但周明挥手让他离开。

我拿起帆布包,走出教室。身后,周明仍然站在黑板前,一动不动。

3 院长的困惑

晚上九点,数学大楼安静下来。走廊里的灯大部分已经关闭,只有安全出口的绿色标志发出微弱的光。赵国栋院长锁上办公室门,沿着走廊慢慢行走,这是他的习惯——每天工作结束后巡视一遍空教室。

他推开302教室的门,手指摸到开关,灯一盏接一盏亮起。空荡荡的座位排列整齐,黑板已经被值日生擦过,但还留着淡淡的痕迹。

赵国栋正准备离开,目光忽然被黑板角落吸引。那里有一小片区域没有被完全擦干净,一个奇怪的符号在粉笔灰中若隐若现。

他走近黑板,从口袋里掏出老花镜戴上。那是一个简单的符号:一个圆圈,中心有一个点。

赵国栋的手抬起来,在空中慢慢描摹这个符号。他的眉头皱起,然后突然舒展。他快步走到讲台前,翻找粉笔,但粉笔槽是空的。

他掏出手机,对着黑板拍照。闪光灯在空教室里亮起,符号在照片中变得清晰。

回到办公室,赵国栋打开电脑,调出数据库。他输入一系列关键词,屏幕上的论文标题快速滚动。他的手指在键盘上停顿,然后打开一个加密文件夹,里面是几篇未公开的预印本。

他对比手机照片和屏幕上的符号,呼吸变得急促。他拿起电话,按下内线号码。

“小李,明天一早来我办公室。”

“院长,现在都快十点了...”

“明天七点,准时到。”

第二天清晨,行政办公室灯火通明。赵国栋指着投影屏幕上的符号。

“我要找到昨天在302教室留下这个符号的人。”

行政主任推了推眼镜。“院长,这好像只是个普通符号...”

“不普通。”赵国栋打断他,“这是‘本质表示法’,只有极少数顶尖数学家掌握。最近一篇菲尔兹奖得主的论文中提到了它,但表示方法还不完善。”

办公室安静下来。

“调监控。”赵国栋说,“昨天302教室的所有课程记录也拿来。”

工作人员开始忙碌。监控录像显示,昨天最后使用302教室的是周明的高等数学课。课程名单上,除了正式注册的学生,还有一个旁听生的名字:林渊。

“旁听生?”行政主任疑惑地问。

赵国栋盯着名单上的名字。“继续查。所有出入记录,食堂消费记录,图书馆借阅记录。”

工作人员交换了困惑的眼神。

“院长,为一个符号如此兴师动众...”

“你们不明白。”赵国栋的声音严肃,“这个符号的写法完美无缺。写下它的人,可能解决了我们领域的一个核心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