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急着去搬那些最挡道的大家伙,反倒花了快一个小时,忍着灰,跟个侦探似的在整个仓库里慢慢转了一圈,大概摸清楚了东西的类别和在哪儿堆着。然后找着几个落满灰的空纸箱,还有半截铅笔。
回到门口相对空点儿的地方,我蹲下来,在 A4 纸背面画草图,分区域:A 区是家具类,B 区是书籍资料类,C 区是器材零件类,D 区是杂七杂八的和拿不准的。又根据东西破没破、有没有用,在心里给每个区域排了优先级。
这哪儿是体力活啊,分明是项目管理的事儿。上学时学的那些东西,上班攒的经验,这会儿总算没白费。我先从最容易有成就感的 B 区书籍资料下手,把书按主题粗略分了类,杂志捆好,没用的宣传册直接归到废品堆。每清出一小块地方,我心里的底气就多一分。
汗混着灰,把我弄成了个大花脸,胳膊还被划了几道小口子。中午的时候,仓库门口还真放了个餐盒,是简单的素菜,可也够补体力的了。我坐在地上,狼吞虎咽吃完,一点儿不敢歇。
下午就开始啃最难搞的 C 区和 D 区。收拾一堆破画框的时候,我发现底下压着个用旧绒布包着的长条玩意儿。打开一看,我愣了 —— 是一卷保存挺好的老地图,纸都黄了,可线条特清楚,上面用手写的字标着越市几十年前的街巷和河沟,还有些有意思的本地风俗标记。这不像是印出来的,更像手绘的艺术品。我小心地展开,一股老时光的味儿扑面而来。这绝对是个被忘了的宝贝!
这一发现让我精神头立马上来了,收拾得更仔细,跟搞考古似的。后来又从一个破木箱里找着几套有点年头但料子挺好的文房四宝,还有些带本地特色的老物件,虽说不值啥大钱,可满是时光的味儿。
下午五点半,我直起酸痛的腰,看着眼前变了样的仓库。
所有东西都分好类,摆得整整齐齐。家具擦干净靠墙放着,书籍资料码得方方正正,器材零件装进不同的收纳箱,还贴了临时标签,那些有价值的 “发现” 单独放在一张干净桌子上。地上的厚灰也被我简单扫了扫。
我坐在地上,就着门口的光,开始写清单。不只是列个物品名,还简单标了状态、数量,那几件 “特殊发现” 特意写了说明。
五点五十五分,我攥着写得满满当当的清单,还卷着那幅老地图,站在了书房门口。花钱和赚钱都在,好像正商量着啥。
“时间到了。” 花钱看向我,目光扫过我满身的灰和汗渍,最后落在我手里的清单和地图上。
我把清单递过去,然后展开地图:“花老师,钱老师,仓库收拾好了,这是清单。另外收拾的时候找着这个,觉得可能有点用,就单独拿出来了。”
赚钱好奇地凑过来,一看见地图,眼睛立马亮了:“哎哟!这可是好东西啊!老越市的手绘地图,有些地方现在都没啦!我当初收拾的时候都没瞅见,你这丫头可以啊!”
花钱没管赚钱的惊叹,接过清单看得特仔细。她的手指划过我工整的字和清楚的分类,脸上还是没表情。
好几分钟的沉默,长得跟一个世纪似的。
终于,她抬起头,目光第一次正儿八经地、认真地落在我脸上 —— 不再是那种扎人的审视,反倒带着点……掂量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