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说着,她竟然理所当然地把那箱牛奶和那刀最好的猪肉,径直装进了自己带来的一个大袋子里。

小航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妈!那是姑姑给小远补身体的!”

“我知道!”刘梅头也不抬,“小远病刚好,肠胃弱,不能吃太油腻的。

这些妈先带过去,那边……老周他儿子正长身体,需要营养。我下次再给你们买。”

下次?哪次的下次兑现过?

小航气得浑身发抖,看着母亲像土匪一样扫荡着本就不多的、别人给予的温暖。

他想冲上去抢回来,但残存的理智和一丝可悲的“孝道”束缚住了他的手脚。

他只能眼睁睁看着母亲拎着那袋“战利品”,心满意足地离开了家。

这还没完。

晚上,小航接到姑姑的电话。

“小航,你妈今天是不是来过了?”姑姑的语气有些奇怪。

“嗯。”

“她……她是不是从你们那儿拿走了什么东西?”

小航心里一沉:“她把您带来的牛奶和肉拿走了。”

电话那头,姑姑沉默了很久,然后叹了口气,声音里充满了无奈和愤怒:“不止这个。

她刚才打电话给我,说小远这次生病花了家里好多钱,她手头紧,之前给我的那五百块医药费,算是她借的,等她宽裕了再还。

这……这算怎么回事啊!我给侄儿看病的钱,她还要‘借’回去?”

小航握着电话的手,指甲深深掐进了掌心。

他终于明白,母亲不仅从他们兄弟嘴里夺食,连亲戚们对他们这点微薄的接济,她都要想方设法地刮一层油水!

8 补助金的秘密

父亲去世后,村里考虑到他们家的特殊情况,按规定给他们家申请了孤儿补助和低保。

虽然钱不多,每个月有几百块,但至少是笔稳定的生活费,直接打到母亲刘梅的卡上。

然而,小航和小远几乎从未享受到这笔钱带来的改善。

母亲的理由永远是:“那点钱够干什么?早就用在日常开销里了。”

有一次,村支书陈伯伯来家里走访,了解补助金发放情况和孩子们的生活。

那天母亲正好在,她立刻换上了一副愁苦的面容,对着陈伯伯大倒苦水。

“陈书记,您可要给我们娘仨做主啊!”她抹着并不存在的眼泪,

“国栋走得早,留下这两个半大的小子,吃饭穿衣、上学读书,哪一样不要钱?

我那点工资,加上这点补助,真是杯水车薪啊!日子难熬啊……”

她一边说,一边把穿着旧衣服、明显营养不良的小远拉过来,撸起他的袖子,露出细瘦的胳膊:

“您看看,孩子都瘦成什么样了?我这个当妈的心里疼啊!”

小远被她拽得生疼,怯生生地看着地面,不敢说话。

小航站在一旁,看着母亲声情并茂的表演,恶心得几乎要吐出来。

她明明把大部分钱都贴补了老周家,却在这里利用他们的贫困来博取同情,塑造自己含辛茹苦的慈母形象!

陈伯伯信以为真,同情地安慰道:“刘梅啊,你的困难村里都知道。

这样,我再看看有没有其他帮扶政策,尽量帮你们申请。

孩子读书是大事,不能耽误。”

母亲立刻千恩万谢:“谢谢陈书记!谢谢政府!有您这句话,我再苦再难也要把两个孩子供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