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我在他们对面坐下,木椅发出轻微的吱呀声。“我来取《牡丹亭》残本。”我对林砚说,目光却仍停留在沈未晞身上。

林砚将一本泛黄的书推到我面前,眼睛却在我们之间来回扫视,带着明显的好奇。“你们已经认识了?”

“沈小姐是我的客户。”我简短地说。

沈未晞放下茶杯,瓷器与木桌碰撞发出清脆的响声。“顾先生正在帮我修复一本《诗经》。”她转向我,眼神坦然,“说起来,我是不是落了什么东西在您那儿?一枚铜钥匙。”

直白的提问让我有些措手不及。我下意识地摸向口袋,钥匙冰凉的触感从指尖传来。“是的。”

“那是我外婆的遗物。”她的语气平淡得像在谈论天气,“下次拜访时,麻烦您还给我。”

林砚看看她又看看我,敏锐地觉察到空气中的张力,聪明地选择了沉默。

茶馆里流淌着古琴曲,香气氤氲。但我却能清晰地闻到从沈未晞身上飘来的淡淡檀香,与昨日雨水气息混合后的味道不同,今天更加纯粹而持久。

“沈小姐对古籍很有研究?”我问道,试图掌握对话的主动权。

她轻笑一声,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茶杯边缘。“比不上顾先生专业。只是家族传下来的东西,总想好好保存。”

她的手腕转动时,那道浅白色的疤痕再次显露。我注意到它的形状——不像意外烫伤,反而更像某种故意的标记。这个发现让我莫名不安。

“听说沈小姐在找人?”我忽然问道,想起昨天她填表时说的话。

她的动作顿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顾先生记性真好。”她端起茶杯,氤氲的水汽模糊了她的面容,“是啊,在找一个很重要的人。”

林砚终于忍不住插话:“未晞昨天向我打听二十年前城南老宅区的一场火灾。那么久远的事,我都没什么印象了。”

我的心脏猛地一跳。城南老宅区。火灾。这两个词像钥匙一样,瞬间打开了记忆的闸门。烟雾,热浪,哭喊声...我下意识地握紧了口袋里的钥匙,金属边缘硌得掌心生疼。

沈未晞的目光落在我手上,仿佛能透过布料看见那枚钥匙。“顾先生脸色不太好。是想起什么了吗?”

她的问题带着一种试探的尖锐,与茶馆舒缓的氛围格格不入。

我强迫自己平静下来。“只是昨晚没睡好。”我转向林砚,“《牡丹亭》什么价?”

林砚报出一个数字,我立刻点头:“我要了。”

交易完成,我却迟迟没有起身。某种力量将我钉在椅子上,让我无法就这样离开。沈未晞的存在像一道谜题,而我已经不由自主地想要解开它。

“沈小姐故乡是哪里?”我忽然问道。

她抬眼看我,浅褐色的眸子在昏暗光线下显得深沉。“一个小地方,说了顾先生也未必知道。”

“说不定我知道呢?”

我们对视着,空气中仿佛有无形的弦被拉紧。茶馆里的谈笑声、沏茶声、古琴声都退成了遥远的背景音。

最后她微微一笑,笑容里带着某种挑战的意味。“顾先生似乎对我的事很感兴趣。”

“客户的身份背景关系到修复工作的价值评估。”我给出一个专业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