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人,可能真慌了。
但我只是冷静地切换直播镜头。
多机位展示:她倒地前偷偷塞进嘴里的“药丸”(其实是糖豆),她儿子嘴角没藏住的笑。
同时,公放我早就录好的拨打120的电话录音。
时间、地点、病情,清晰准确。
直播弹幕炸锅。
“卧槽!演戏!”
“奥斯卡欠大妈一座小金人!”
“博士连救护车都提前叫了?预判了你的预判!”
我对着麦克风,声音冰冷:
“实验记录:观察对象A1尝试利用社会道德规范进行反击,制造‘受害者’情境。”
“观测者已提前启动应急预案,并保留全部证据。”
“结论:虚假的危机表演,在完整的监控数据下不堪一击。”
闹剧收场。
赶来的医生和邻居看着完好无损、脸色红润的王美娟,眼神怪异。
她辛苦经营几十年的“老实人”形象,在这一晚彻底崩塌。
连小区里收垃圾的阿姨,看她的眼神都带着鄙夷。
王美娟瘫坐在地上,眼神空洞。
她第一次真正意识到。
她面对的不是一个可以胡搅蛮缠的邻居。
而是一个冷酷、精密、掌控一切的“观测者”。
她的规则,在这里无效。
她的手段,成了笑话。
而我,在实验笔记上写下:
“第二阶段完成。传统人情社会博弈模式在系统性、技术化的观测体系下全面溃败。”
“观察对象A1出现信念崩塌迹象,为下一阶段‘混沌爆破’埋下伏笔。”
风暴前的平静,最是压抑。
我在等。
等她最后的、歇斯底里的爆发。
那将是实验最精彩的部分。
第五章 最后一根稻草
王美娟消停了一阵。
像条被打怕的狗,缩在角落里舔伤口。
但她没真老实。
她在等机会,等我出错。
可她家里先着火了。
她那个“宝贝”儿子,捅了个天大窟窿。
那天晚上,爆炸性的争吵穿透了玻璃墙。
“三十万!那是给你结婚用的钱!你全投进去了?血本无归?!”
王美娟的尖叫带着撕裂感。
“妈……我也想让钱生钱,谁知道那平台是骗……”
“生你个头!那是妈的棺材本!你让我拿什么给你娶媳妇?!”
哭喊、摔东西、男人懦弱的劝架声。
热成像图上,三团代表激烈情绪的红黄信号疯狂闪烁。
我平静地记录:
“家庭经济支柱崩塌,引发权力结构彻底失衡。”
王美娟把这一切厄运,都归咎于我。
“都是那个扫把星!自从她装了那鬼镜子,我家就没好事!”
“是她咒的!读书人最会咒人!”
她的恨意,找到了出口。
机会很快来了。
我家猫跑酷,碰掉了个花瓶,碎片溅到公共楼道。
屁大点事。
王美娟却如获至宝,立刻报警,说我高空抛物(虽然只是一楼),危害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