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李胖子嘿嘿一笑,拍拍小王的肩膀:“小子,这你就不懂了。那洋玩意儿,能测出石头沙子,能测出底下埋着的是王爷还是平民吗?能看出墓主人心情好不好、让不让我们放假吗?这叫经验,叫玄学!老祖宗几千年的智慧,不比你这机器靠谱?”

老张也慢悠悠地站起身,掸了掸裤腿上的土:“小王啊,在西安地下,科学得给历史让路。那雷达图是死的,这土是活的,它会说话。”

小王不服气地撇撇嘴,指着平板上一处异常信号:“可是根据雷达显示,这片区域基底稳定,根本没有大型空洞或异常结构。你们说的那个‘灶房’,可能就是个普通的土壤夹杂层。”

工友们发出一阵善意的哄笑。纹青龙的小年轻打趣道:“王工,要不你给你那雷达磕个头,让它保佑咱明天挖出个兵马俑来?”

小王脸一红,还想争辩,老张摆摆手:“行了行了,都散了吧。这灶坑嘛,明天报给项目部,估计能放半天假,大家下午可以去喝个冰啤酒。”他转向小王,语气带着点长辈的教诲,“小王,干活不光靠仪器,也得靠感觉。在西安,你得对地下保持点……敬畏。”

接下来的几天,工地上弥漫着一种轻松的期待感。果然,文物局的人下来溜达了一圈,带走了几袋土样和碎陶片,初步认定是“汉代一般性文化堆积层”,施工暂停二十四小时。工友们欢天喜地,虽然假期不长,但也算是白捡的休息。只有小王闷头在工棚里,对着电脑一遍遍看数据,嘴里嘟囔着:“巧合,绝对是巧合。”

他心里憋着一股劲。他要证明,科学比“感觉”更可靠。他想起学校教授讲过,西安周边有些区域,由于地质构造特殊,雷达信号容易产生干扰,形成类似墓葬结构的假异常。而秦始皇陵保护区外围,就有这么一片地方。他偷偷调取了那片区域的详细地质资料和雷达历史数据,越看越觉得,那里所谓的“疑似遗迹”信号,根本就是典型的干扰波型。

一个大胆的,甚至可以说是作死的念头,在他心里冒了出来。他要去那边,用最“土”但也最直接的办法——洛阳铲,打几个探孔,取上来的土样会证明下面什么都没有。到时候,看老张他们还怎么说!

周末休息日,天刚蒙蒙亮,小王就偷偷溜出工棚,背着一个借来的工具包,里面赫然躺着一把他从仓库角落翻出来的旧洛阳铲。他骑着共享单车,直奔临潼方向。到了那片靠近陵区保护范围的荒坡,四下无人,只有早起的鸟儿在叫。他深吸一口气,按照网上搜来的教程,笨拙地组装起洛阳铲。

“哼,什么龙气,什么阴煞,都是心理作用。”他一边用力将铲杆往下压,一边给自己打气,“下面肯定是实心土层,最多有点砾石……”

铲头破开干燥的表土,深入地下。一开始很顺利,带上来的都是常见的黄土。但打到约莫三四米深的时候,小王感觉铲头触感一变,像是碰到了什么坚硬的东西,紧接着,手下传来一声轻微的“咔嚓”声。他心里一紧,赶紧往上提铲子。

这一次带上的土,颜色深邃,泛着一种诡异的青黑,而且土质异常细腻湿润,还夹杂着几缕像是腐烂的丝织品纤维,以及几块棱角分明、明显是人工加工过的碎石块。最让他头皮发麻的是,一股难以形容的、混合着霉味和奇异香料的味道,从探孔里幽幽地飘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