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长老交换了眼神。最后,中间的老者说:“我是灵悟流长老明月。墨尘,你愿不愿意加入灵悟流,学习如何与万物对话?”
就这样,墨尘成为了这一届唯一被灵悟流选中的弟子。而他不知道,这个决定将带他直面帝国最深层的秘密与危机。
第三章 灵悟之道
灵悟流的修炼场位于天工宗最深处的一处幽静山谷,与其他两流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这里没有复杂的器械和炽热的熔炉,只有简朴的草堂、潺潺的溪流和一片竹林。
“灵悟流是天工宗人数最少的流派,但也是最重要的。”明月长老盘坐在蒲团上,面前只有墨尘一名新弟子,“因为我们研究的不是‘如何制作’,而是‘为何制作’。”
墨尘盘坐在对面,似懂非懂。
“你看这竹子,”明月轻抚身旁的竹茎,“它生来中空,节节生长,随风弯曲而不折。这是竹的本性。工匠若理解这一点,就不会强迫它变成实心硬木。”
接下来的日子里,明月长老不教任何具体技艺,而是让墨尘每天观察最普通的事物:水如何流动,火如何燃烧,泥土如何孕育生命。他让墨尘静坐,不是思考,而是放空思想,感受周围万物的呼吸。
“大多数人只看到事物的表象,而灵悟流要看见的是本质。”明月说,“一块铁不是为了成为利剑而生,它的本性是坚固耐用;木材不是为了被雕刻而生,它的本性是支撑生长。”
墨尘在这方面展现出惊人天赋。他能一动不动地观察蚂蚁筑巢一整天,能从风声听出天气变化,能通过触摸判断矿石的来历。其他流派的弟子嘲笑灵悟流是“养老院”,但墨尘却在这里找到了归属感。
三个月的基础修炼结束后,宗门举行了第一次大型考核:制作一件能够“与自然对话”的作品。
机巧流的弟子们制作了精巧的测风仪、量雨器;炼金流创造了能随温度变色的琉璃;赵铭更是制作了一只能够采集花蜜的机关蜂,引得众人赞叹。
轮到墨尘时,他捧出的只是一个简单的陶土壶,壶身没有任何装饰,只有几条浅浅的曲线。
“就这?”考核官中有人发出不屑的声音。
墨尘将壶放在地上,倒入清水。奇妙的是,随着日光角度变化,水从壶嘴缓缓滴出,滴在壶身特定位置,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更神奇的是,这声音竟与远处的溪流声、风声产生了奇妙的和谐,仿佛自然本身的音乐。
“它...在唱歌?”一名女弟子惊叹。
明月长老眼中闪过欣慰的光:“墨尘,告诉我们你的创作理念。”
墨尘恭敬行礼:“弟子没有创造任何新东西,只是让陶土保持它的多孔性,让水的流动保持它本来的节奏。这音乐是风、水和泥土共同创造的,不是我。”
考核结果出乎所有人意料——墨尘获得了第一名。评语是:“以不争之争,得无为而为。”
那天晚上,明月长老将墨尘叫到自己的草堂,神色严肃:“墨尘,你今天展示了灵悟流的精髓——顺应自然,而非征服自然。但这恰恰是与帝国目前的方向背道而驰。”
“帝国正在建造有史以来最庞大的机关巨兽,开采最深层的矿脉,追求无限的力量。皇帝身边的新宠——工部尚书南宫擎,提倡‘人定胜天’的理念,认为人类应当完全掌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