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题记: 我们曾用“电子榨菜”形容那些佐餐的碎片娱乐,直到有一天,我们发现餐桌空空如也,而榨菜,成了唯一的、赖以生存的主食。

---

1 信息饱腹感

窗外的天空是一种永恒的、缺乏深度的灰蓝色,像一块忘了关掉的旧显示屏。林默坐在狭小的公寓里,对着面前那碗“营养膏”皱了皱眉。那是一种由政府统一配给的、据说包含了所有必需营养素的糊状物,无色无味,仅能维持生理上的生存。

他舀起一勺,机械地送入口中,味蕾如同沉睡的火山,毫无反应。真正的“进食”,现在才开始。

他拿起桌边的“摄食器”——一个流线型的、类似VR眼镜但更轻巧的设备,熟练地戴在头上。指尖在太阳穴旁的感应区轻轻一触,眼前的世界瞬间被一片绚烂的色彩和信息流取代。

“早安,林默。今日推荐‘能量套餐’已为您备好。”一个柔和但毫无感情的系统女声在脑内响起。

紧接着,无数碎片化的信息如同狂欢的烟花,在他意识的穹顶炸开:

· 三秒短视频: 一只猫咪从高处跳下,精准落在一个纸箱里,配着一声夸张的“喵呜!”和满屏的“哈哈哈”弹幕。

· 五秒新闻快讯: “火星殖民地建设取得新突破……(详情需解锁深度报告,耗时3分钟)”

· 七秒知识胶囊: “一分钟了解黑洞:引力极大,连光都逃不掉!#科普 #涨知识”

· 情绪刺激片段: 一段电影的高潮部分,英雄在爆炸中跃起,配乐激昂,但下一秒就戛然而止,提示“观看全片需消耗120单位注意力积分”。

林默贪婪地“吸食”着这些信息流。他的大脑皮层开始活跃,多巴胺像被轻轻搔痒,持续分泌出一种浅薄的愉悦感。这就是“信息饱腹感”——一种替代了真实食物满足感的精神充能。官方说法是,这极大地提高了信息摄取效率,解放了人类用于消化复杂信息的宝贵时间。

短短十五分钟,一套由算法精心调配的“早餐套餐”摄取完毕。林默摘下摄食器,长长地舒了口气,胃里的营养膏带来的空虚感似乎被填满了。他感到精力充沛,至少,是那种可以立刻投入工作的“精力”。

他是一名“信息滤材师”,工作内容就是在海量的初级信息碎片中,进行初步筛选和标签化,以便算法进一步加工成更“可口”的榨菜。这工作不需要思考,只需要条件反射般的分类速度。

出门前,他习惯性地看了一眼书架。那是这个房间里最格格不入的存在,上面零星摆着几十本纸书,蒙着厚厚的灰尘。最显眼的一本,是阿西莫夫的《基地》,书脊已经破损。那是他祖父的遗物,一个曾经的历史学教授。林默的手指划过书脊,一种陌生的、带着刺痛的触感从指尖传来,他迅速缩回手,仿佛那是什么危险的遗存。

在这个时代,阅读超过一千字的文本被视为一种低效、甚至有害的行为。深度阅读诊所像戒断中心一样存在着,帮助那些因试图“咀嚼”复杂文本而出现信息消化不良、焦虑、失眠的“病人”。

走在街上,行人们大多步履匆匆,脸上戴着各式各样的摄食器,或是更轻便的入耳式信息流接收器。他们的表情时而微笑,时而皱眉,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信息世界里。公共屏幕上滚动着广告:“厌倦了冗长?‘瞬知’APP,三秒get核心观点!”“碎片时间,黄金营养!‘快享’平台,让你的每一秒都不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