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林默熟练地避开几个因为沉浸在信息流中而差点相撞的行人,走进了地铁。车厢里寂静无声,只有信息流轻微的嗡鸣。他也戴上了便携摄食器,继续用通勤时间的“营养加餐”来麻痹自己对重复工作的厌倦。

他偶尔会想起小时候,母亲在厨房里忙碌一下午,端出热气腾腾的饭菜,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聊的情景。那种食物的香气,那种交谈的温暖,那种时间缓慢流淌的质感,如今都变得像神话一样遥远而不真实。

“电子榨菜”曾经是佐餐的小菜,但现在,它就是主食。整个世界,都在靠吸食信息碎片为生。

2 卡珊德拉的警告

公司的办公室是一个巨大的白色空间,一排排工位整齐划一,每个员工都戴着专用的高性能摄食器,像工蜂一样 silent 而高效。空气里弥漫着一种低频的电流声,那是无数信息流被处理时发出的交响。

林默在自己的工位坐下,接入系统,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信息碎片如同瀑布般倾泻而下:搞笑的、惊悚的、煽情的、伪科学的……他的任务就是快速将它们打上标签:“娱乐”、“科普”、“社会”、“潜在风险”……他的手指在虚拟键盘上飞舞,速度快得出现残影。这是一种肌肉记忆,不需要大脑皮层深度参与。

午休的提示音响起,林默摘下摄食器,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持续的浅层信息刺激带来的不是真正的放松,而是一种精神上的疲惫。他习惯性地走向休息区,那里有免费的营养膏和能量饮料。

在休息区,他遇到了陈薇——公司里少有的、还会在“信息斋戒”时间(即不主动摄取碎片信息)进行传统阅读的人。她正在看自己的智能手环,上面显示着一段相对冗长的文本,似乎是某篇学术论文的摘要。

“又在‘啃硬骨头’?”林默半开玩笑地说,语气里带着一丝他自己都未察觉的羡慕。陈薇是内容质检部的工程师,负责检查算法打包的“信息套餐”是否存在逻辑漏洞或潜在风险。这个职位在追求极致效率的公司里显得有些边缘。

陈薇抬起头,推了推眼镜,她的眼神里有种林默早已陌生的清澈和专注。“一篇关于长期信息碎片化摄入对前额叶皮层影响的论文,”她轻声说,带着忧虑,“数据很不乐观。算法在让我们变笨,林默,不是在开玩笑。”

林默不以为然地笑了笑:“得了吧,薇姐。效率至上,这可是公司的信条。大家现在一天获取的信息量,抵得上过去的人一年。我觉得挺好,轻松,不费脑子。”他吸了一口能量饮料,那甜腻的人工味道让他皱了皱眉。

“信息量不等于知识,更不等于智慧。”陈薇的语气严肃起来,“它只是在刺激你的奖励回路,让你上瘾。我们正在丧失深度思考、延迟满足的能力。就像……就像只吃糖,不吃主食和蔬菜,身体会垮掉一样。”

她指了指周围那些即使在休息也戴着摄食器,面部肌肉随着信息内容而抽动的同事:“你看他们,像不像一群被投喂的……动物?算法知道你喜欢什么,就拼命给你什么,直到你对其他一切失去兴趣。这个世界正在变得扁平,林默,所有的棱角和深度都被磨平了,只剩下最光滑、最易吞咽的‘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