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默感到一阵不适。陈薇的话像一根细针,刺破了他用“信息饱腹感”营造出来的舒适气泡。他下意识地想拿起摄食器,回到那个五彩斑斓的、无需思考的世界里去。
“你说得也太危言耸听了。”他试图反驳,“至少现在社会很稳定,大家各取所需,没什么不好。”
“稳定?”陈薇冷笑一声,“一种脆弱的、建立在精神荒漠上的稳定。当危机来临,需要复杂决策和深刻洞察时,我们这些被‘榨菜’喂大的一代,该怎么办?”
她的话让林默想起昨晚划过眼前的一条“三秒快讯”,关于南极冰盖融化的加速,但还没来得及形成任何担忧,就被下一条搞笑萌宠视频冲散了。那种被刻意引导的、浮光掠影的认知方式,此刻让他感到一丝寒意。
陈薇就像神话里的卡珊德拉,能预见灾难,却无人相信。在这个人人满足于“饱腹感”的时代,她的警告显得如此不合时宜,甚至有些可笑。
下午的工作中,林默的效率明显下降了。陈薇的话在他脑海里盘旋。他第一次开始留意那些被自己快速过滤掉的、稍微复杂一点的信息碎片。一条关于某个偏远地区水污染的报道,需要两分钟才能看完,被他习惯性地标记为“低效”,扔进了回收站。一个关于哲学概念的讨论,因为出现了几个陌生名词,被他直接跳过。
他忽然意识到,自己就像一台被设置好程序的机器,主动排斥着一切需要“咀嚼”的东西。一种莫名的空虚感,从胃里蔓延开来,这次,连信息流也无法完全填满。
下班路上,他没有像往常一样立刻戴上摄食器。他试着去看路人的脸,去听周围的声音,但只觉得一片模糊和嘈杂。他的大脑似乎已经不适应处理未经算法剪辑和加速的现实了。
3 断食的眩晕
那天晚上,林默做了一个决定。他想要证明陈薇是错的,证明自己依然保有“咀嚼”复杂的能力。他决定,进行一次短暂的“信息断食”。
这个念头本身,就让他感到一阵焦虑。不摄取信息流?那漫长的夜晚该如何度过?空虚和无聊像两只冰冷的爪子,攫住了他的心脏。
他强迫自己坐在沙发上,没有去碰那个放在茶几上、散发着诱人光芒的摄食器。最初的五分钟是煎熬。他坐立不安,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膝盖,感觉时间像凝固的胶水,缓慢得令人窒息。他的大脑似乎在抗议,一种对刺激的渴望如同毒瘾发作,让他心神不宁。
他起身,在房间里踱步。目光再次落在那排积满灰尘的书上。鬼使神差地,他抽出了那本《基地》。书页泛黄,散发着一股混合了纸张和时光的霉味。他翻开第一页,密密麻麻的文字像蚂蚁一样涌入眼帘。
“银河帝国已屹立一万两千年……”
他试图集中注意力,但仅仅读了两段,就感到异常吃力。他的视线无法聚焦,思维习惯性地跳跃,总期待着有图片、有视频、有声音来辅助理解。纯文字的描述显得那么枯燥、冗长。他的大脑像一辆习惯了在城市里走走停停的汽车,突然被要求开上笔直的高速公路,反而因为缺乏刺激而昏昏欲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