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落回实处。却又提起。
这只是第一步。后面还有会试、殿试。
更大的考验等着我。
转身离开时。瞥见那个主考官在不远处。
他对我微微点头。眼神复杂。
是赞赏?还是更深沉的算计?
不管了。既然踏上这条路。就只能往前走。
京城的冬天很冷。风像刀子。
我裹紧棉袍。走向客栈。
下一个阻碍。会是什么?
宇文篡。你等着
3.
乡试放榜那日,我远远看见"林羽"二字高悬榜首,心中百感交集。
还没来得及喘口气,会试的日子就到了。
这次考场设在礼部大院。气氛比乡试更加凝重。
考题发下来时,我倒吸一口冷气。《论"民可使由之"之治国要义》。
好一个陷阱题。宇文篡的人,果然出手了。
四周已经响起研墨声。不少考生面露喜色,这题表面看来很好作答。
可我明白其中凶险。若顺从题意,主张愚民之治,便违背本心。若坚持民本思想,很可能被黜落。
笔在指尖颤动。想起父亲临终前的血书:"为民请命,虽死不悔。"
墨点滴落在宣纸上,晕开一团黑。
心忽然就定了。
既然要赌,就赌个大的。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我先破题。
接着笔锋一转,"然孟子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越写越快。引经据典,从《尚书》到《论语》,字字铿锵。
"若使民由之而不知其所以然,与牧牛羊何异?治国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
最后一句,我重重落笔:"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若愚,国必危。"
交卷时,主考官面色阴沉。但那位白发副主考,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三日后放榜。我站在人群最后,手心全是汗。
"林羽!中了!"
名次虽不如乡试耀眼,但终究是榜上有名。
副主考特意召见我。"你的文章,很有风骨。"
我恭敬行礼:"学生愚见,让大人见笑了。"
他捋须微笑:"朝中需要这样的声音。好自为之。"
殿试前夜,我住在贡院旁的客栈。烛火摇曳,正在温书,忽然窗纸破开一个小洞。
一道寒光闪过!匕首带着纸条,深深钉在床头。
"知县之女,不得入朝。"
冷汗瞬间湿透中衣。他们知道了?还是试探?
强自镇定,我立刻下楼找掌柜报官。
来的是一位年轻禁军校尉,剑眉星目,自称陈铮。
他仔细查验匕首:"军中之物。"又看向我,"林公子可有什么仇家?"
我故作惊慌:"学生一介书生,哪来的仇家?"却故意让他看见我颤抖的双手。
陈铮沉吟片刻:"这几日,我派人暗中保护公子。"
正中下怀。
次日殿试,果然平安无事。交卷时,陈铮等在门外。
"林公子必定高中。"
我拱手道谢:"多亏陈校尉昨夜相助。"
他压低声音:"那匕首来历不凡。公子要当心。"
心里一紧,宇文篡的势力果然无孔不入。
但看着陈铮坚定的眼神,稍稍安心。
这条复仇路,终于不再是独自一人。
放榜日,高中一甲第三名。
喜悦还未散去,就收到一张字条:"明日琼林宴,好自为之。"
字迹优雅,却透着一股寒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