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翌日,太和殿。

天还未亮,文武百官便已身着朝服,静立于殿中,等待着天武大帝的驾临。

刘邦站在皇子队列之中,神色如常,甚至还和身边的兄弟谈笑风生,仿佛昨日的满城风雨与他毫无干系。

但若是仔细看,便能发现他眼底深处那一丝难以掩饰的阴郁和警惕。

他知道,今天这早朝,绝不会平静。

“陛下驾到——!”

随着太监一声高亢的唱喏,身着玄色龙袍,面容威严的天武大帝,龙行虎步地走上御座。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山呼万岁之后,早朝正式开始。

几件寻常的政务奏报过后,大殿内的气氛开始变得凝滞。

终于,御史大夫孙乾,手持笏板,从队列中走了出来。

“臣,御史大夫孙乾,有本启奏!”

来了!

刘邦的心猛地一沉。

天武大帝面无表情地看着下方那个须发花白的老臣,淡淡地说道:“讲。”

“臣,弹劾户部尚书、汉王刘邦!”孙乾的声音却字字铿锵,响彻整个大殿,“其罪有三!”

“其一,玩忽职守!镇北军乃我大夏北方屏障,国之柱石。

然户部竟无故克扣粮饷长达三月之久,致使三十万将士军心动摇,边防空虚,此乃拿国之安危于儿戏!”

“其二,贪墨误国!国库每年拨付北境之军费,数目巨大,如今边军却兵甲破旧,食不果腹。

臣恳请陛下下旨,彻查户部账目,严查其中是否有中饱私囊之巨蠹!”

“其三,堵塞言路,激化民怨!一首《北境悲歌》,唱出边军苦楚,本是下情上达之途。

刘邦非但不思己过,反而动用京兆府,大肆抓捕传唱百姓,致使京城之内,民怨沸腾!此等行径,与前朝酷吏何异?”

三条罪状,条条致命!

孙乾话音刚落,又有数名御史出列,齐声附议。

“臣等附议!请陛下彻查户部,严惩三皇子刘邦!”

一时间,整个朝堂的矛头,都对准了刘邦。

刘邦的脸色一变,但他并未慌乱。

他深吸一口气,从容地走出队列,对着御座上的天武大帝躬身一礼。

“父皇容禀。”

他先是转向孙乾等人,脸上露出一丝苦笑:

“孙大人所言,句句忧国忧民,本王……深感佩服。只是,孙大人可知,我大夏如今,是何等光景?”

他不等对方回答,便朗声说道:

“黄河泛滥,需要赈灾;东南倭寇,需要军费;修建运河,需要银两!

国库之内,每一文钱,都要掰成两半花!本王不是不想给镇北军足额的粮饷,实在是……国库空虚,捉襟见肘啊!”

他转而面向天武大帝,声情并茂地说道:

“父皇,儿臣掌管户部,便是为您当这个恶人,为您守好这个家。

儿臣可以背负骂名,但绝不能让国库空转,致使天下大乱啊!

至于抓捕流民,实因此歌谣背后,有乱党借机生事,煽动民心,儿臣是为京城安稳,不得已而为之!”

一番话,说得是滴水不漏。

他巧妙地将自己的不作为,包装成了为国分忧的无奈之举,将个人问题,上升到了整个国家的财政困局。

这让御史们的弹劾,瞬间显得有些苍白无力。

他们可以站在道德高地上指责,却拿不出解决国库空虚的办法。

朝堂之上,陷入了短暂的僵持。

天武大帝依旧面沉如水,看不出喜怒。

就在这时,一个谁也没想到的人,从文官队列之首,缓缓走了出来。

当朝丞相,王道。

他一出列,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这位白发苍苍,却精神矍铄的老人身上。

王道没有看刘邦,也没有看那些御史,他手持笏板,对着御座上的天武大帝,深深地一躬。

再次直起身时,这位在朝堂上经历过无数风浪,早已喜怒不形于色的老人,竟是老泪纵横。

“陛下……”

他一开口,声音便带着浓重的哽咽。

“老臣……老臣昨日,也听到了那首《北境悲歌》。”

“老臣听完,一夜未眠啊!”

“‘战士腹中饥火燃’……‘莫叫俺做饿死鬼’……陛下,我大夏的兵,是大夏的魂啊!他们可以战死沙场,马革裹尸,但绝不能饿死在自己的国土上啊!”

“国库是空虚,天下是用钱的地方是多!可再空虚,也不能先苦了为我们戍守国门的将士!再没钱,也不能断了他们的粮啊!”

王道没有辩论财政,没有指责任何人,他只是站在一个老臣,一个父亲,一个大夏子民的角度,痛心疾首地陈述着最朴素的情感和道理。

他跪倒在地,声泪俱下。

“陛下!汉王殿下有汉王殿下的难处,老臣知道!但军心,不可寒!民心,不可失啊!”

“老臣恳请陛下,以江山社稷为重,以三十万将士性命为念,立即拨发粮饷,安抚军心!

哪怕是从老臣的俸禄里扣,从我文武百官的用度里省,也定要让我北境的将士们,吃上一口饱饭啊!”

这一跪,这一番话,让刘邦所有关于大局的辩解,都显得那么冷酷,那么不近人情。

天武大帝深邃的目光,终于有了波动。

他看着下方跪着的老丞相,又看了看脸色惨白的刘邦,沉默了许久。

最终,他开口声音带着威严。

“丞相之言,甚是。”

“刘邦。”

“儿臣在。”刘邦身体一颤,连忙跪下。

“三日之内,将拖欠镇北军的粮饷,全数补齐!另外,从朕的内帑之中,再额外拨发白银三十万两,作为犒赏,一并送往云州。”

“朕的兵,朕自己疼。谁要是敢再让他们饿肚子,休怪寡人的刀不认人!”

天子一言,乾坤落定。

“儿臣……遵旨!谢父皇隆恩!”

刘邦将头深深地埋在地上,牙关紧咬,心中充满了屈辱和愤怒。

他明白,这一局他输了。

输得一败涂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