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晚会结束后,人群如潮水般退去。林夏的心却像被什么牵引着,鬼使神差地,她又绕回了后台。大部分演员已经离开,只剩下几个工作人员在收拾残局。她一眼就看到了正在给吉他套上琴套的陈阳。

心脏在胸腔里擂鼓。她深吸了好几口气,才鼓起勇气走上前去,声音轻得几乎被后台最后的忙碌声淹没:“你的歌……很动人。”

陈阳闻声转过身,看到是她,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化为一抹浅浅的、带着探究意味的笑意:“谢谢。其实,”他顿了顿,有些自嘲地摇摇头,“这是我第一次在公开场合唱这首歌。”

近距离看他,他的眉眼更加清晰,睫毛很长,在眼睑下投下一小片阴影。林夏注意到他T恤的领口有些磨损,但洗得很干净,身上有一股淡淡的、阳光晒过般的皂角清香。

“为什么叫《星空下的电话亭》?”她问出了心中的好奇。

“因为高中时,学校管得严,不让带手机。我每晚熄灯后,都会偷偷溜到校外的公共电话亭,插上IC卡,给她打电话。”陈阳的目光投向远处,似乎陷入了回忆,“就那样,靠着冰冷的玻璃亭,抬头能看到一大片星空,觉得无论我们离得多远,至少还是在同一片天空下。电话亭连着线,星星连着天,就好像……我们也被什么东西连着一样。”

“那……现在呢?”话一出口,林夏就后悔了,这似乎触及了别人的隐私和伤痛。

陈阳的嘴角扯出一个无奈的弧度,那笑意并未抵达眼底:“上个月,她提出了分手。她说,距离太痛苦了,她需要的是触手可及的温暖,而不是电话线里虚无缥缈的声音。”

林夏心里莫名地一紧,或许是出于一种同为异乡人的共鸣,或许是别的什么情绪,她竟迎上他略带伤感的眼神,语气带着自己都未曾察觉的认真:“那你不该唱这首歌,除非……你已经真的放下了。”

陈阳显然没料到会得到这样直接甚至有些冒失的回应,他怔怔地看着眼前这个清秀却目光坚定的女孩,足足有好几秒。忽然,他向前迈了一小步,瞬间拉近了两人之间的距离。那股干净的皂角香更清晰地萦绕在林夏的鼻尖。他低下头,目光锁住她,声音压低了些,带着一种磁性的、近乎蛊惑的意味:“你说得对。那……”他拖长了尾音,眼里的伤感褪去,换上了一丝挑战般的笑意,“下次,我专门为你唱首开心的,怎么样?”

那一刻,林夏清晰地听到了自己如雷的心跳声。他的靠近带来一种无形的压迫感,却又混合着一种奇异的吸引力。她脸颊绯红,却没有退缩,只是微微仰着头,迎着他的目光。一种微妙的情愫,像初春的藤蔓,悄悄在两人之间滋生、缠绕。

这就是开始。始于一首伤感的歌,一句带着暧昧挑衅的承诺,悄然改变了两条年轻生命轨迹的交汇方向。

2 连线:四十分钟车程外的温暖

大学的生活画卷徐徐展开。林夏在新闻系如鱼得水,沉浸在文字和影像的世界里;陈阳在计算机系,与代码和算法为伴。两个校区,相距四十分钟车程,在还没有智能手机、微信尚未诞生的年代,这四十分钟,仿佛是一段需要精心跋涉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