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画像牵魂
暮云镇在苏瑶舍身封魔的第三个年头,春寒料峭。镇子表面的平静下,似乎总涌动着一股难以言喻的暗流。那场灾难的记忆,如同镇西荒山上终年不散的薄雾,深深地烙印在每个幸存者的心底。苏瑶的衣冠冢前,偶尔会有不知何人放置的野花,诉说着无声的怀念与未尽的恐惧。
百里之外的云锦镇,却是另一番景象。李家绸缎庄生意兴隆,车水马龙。然而,在这片繁华之下,少东家李承泽的书房,却像一座与世隔绝的孤岛。
李承泽第一次完整听闻苏瑶的事迹,是在一个春雨绵绵的午后。一位来自暮云镇的老主顾,在酒酣耳热之际,将那个早已被传得近乎神话的故事,夹杂着惊叹与后怕,娓娓道来。起初,李承泽只是漫不经心地听着,对于那位仅存于婚约中的“亡妻”,他早已模糊。但随着故事的深入——离奇的刺杀、诡异的借尸还魂、古老的诅咒、直至最后那撼天动地的舍身封印——他手中的茶杯“啪”地一声落在桌上,茶水溅湿了衣襟也浑然不觉。
他仿佛看到,一个模糊的闺秀形象,在血与火、阴谋与壮烈的淬炼中,逐渐变得清晰、高大,最终绽放出令人无法逼视的光芒。那不是他想象中的怯懦女子,而是一位智勇超群、心怀苍生的巾帼英雄!一种前所未有的情感,如同决堤的洪水,瞬间冲垮了他心中的堤坝。是排山倒海的悔恨,恨自己当初的浅薄与逃避;是锥心刺骨的愧疚,愧对那份他未曾珍惜、却已永诀的婚约;但更强烈的,是一种在极度遗憾与无限崇拜中滋长出的、炽热而痛苦的爱慕。
他未曾见过她一面,却仿佛透过这惊心动魄的传奇,窥见了她灵魂的全部瑰丽与壮烈。这种爱慕,因无法触及而愈发灼热,因阴阳两隔而倍加凄楚。
他必须去暮云镇!必须去忏悔,必须去感受她存在过的气息,必须去……寻找一丝与她相关的慰藉。
他不顾父母的反对,备下重礼,带着一颗沉重如铅又灼热如火的心,踏上了前往暮云镇的路。苏家府邸,早已门庭冷落,只弥漫着一种挥之不去的悲伤。面对瞬间苍老、眼神浑浊的苏父苏母,李承泽摒弃了所有客套与虚伪,直挺挺地跪在堂前,泪水汹涌而出。
“伯父,伯母!承泽……承泽罪该万死!”他声音哽咽,将内心的悔恨、愧疚以及那份迟来却汹涌的爱慕,毫无保留地倾泻而出,“昔日承泽愚钝,不识瑶妹金玉之质,心存怠慢……如今听闻瑶妹壮举,方知错过何等奇女子!此憾此痛,刻骨铭心,虽万死难赎其罪!”
他的真诚与痛悔,打动了沉浸在丧女之痛中的老人。苏母早已泪流满面,苏父亦是长叹一声,眼中既有哀伤,也有一丝复杂的释然。苏母颤巍巍地起身,从内室取出一卷用锦缎仔细包裹的画卷。
“泽儿,你起来吧……这或许就是命,是瑶儿与你无缘。”苏母说着将画卷递到他手中,泪眼婆娑,说道:“这是瑶儿及笄那年,我请了城里最好的画师绘的小像。她生前……最是珍爱。你……你拿去吧,留个念想,望你……莫要再辜负她这一片……留在世间的影子。”
李承泽双手微颤,如同接过绝世珍宝般,小心翼翼地解开锦缎,缓缓展开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