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刹那间,仿佛有光华自画中流转而出。画中的少女,正值豆蔻年华,身着淡雅春衫,倚窗而立。她眉如远山,目似秋水,嘴角噙着一抹温柔而灵动的笑意,仿佛下一秒就会开口说话。画师技艺高超,不仅捕捉到了她惊人的美貌,更微妙地传达出她眉宇间那份不似寻常闺阁的聪慧与隐而不发的坚韧。

一见倾心,刻骨铭心。 所有的传闻、所有的想象,在这一刻都化为了眼前这具体而震撼的真实。李承泽痴痴地望着画中巧笑倩兮的苏瑶,心脏如同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痛楚与爱意交织,几乎令他窒息。他错过了!他永远地错过了这世间独一无二的女子!这份认知,如同最锋利的刀刃,凌迟着他的心,也让他对画中人的执念,深入骨髓。

2 夜祭招邪

返回云锦镇后,李承泽像是彻底变了一个人。他将自己封闭在书房里,谢绝了一切应酬,还下令奴仆不得入内,以免扰了她的清净。那间原本充满书卷气的房间,如今却弥漫着一种近乎宗教狂热的氛围,悄然变成了一个只属于他和“她”的隐秘祭堂。

苏瑶的小像被悬挂在书案正前方的墙壁上,两侧燃着长明灯,日夜不息。每日清晨,他必会沐浴更衣,净手焚香,然后对着画像默默凝视半个时辰,眼神痴迷而痛苦。夜晚,则是他雷打不动的“倾诉”时刻。他会屏退左右,独自坐在画像前,将一日来的琐事、生意上的烦恼、乃至内心深处最细微的感触,都毫无保留地娓娓道来。

“瑶妹,今日看到园中海棠初绽,粉嫩娇艳,便想起画中的你……若你能亲眼得见,该有多好。” “瑶妹,账目繁杂,令人心烦。若你在,以你之聪慧,定能为我理清头绪……我恨!恨苍天无眼,为何不给我机会,让我识得你真颜,护你周全!” “瑶妹,你可知道,我每夜对着你的画像,心如刀割……这世间万千繁华,于我而言,皆不及你画中一笑……”

他的倾诉,从最初的怀念与忏悔,正悄然逐渐地发酵,带上了偏执的痴迷和病态的占有欲。他不再满足于这种单向的沟通,内心深处一个疯狂的声音在叫嚣:我要与她对话!我要感知她的存在!我要跨越这阴阳的阻隔……

他开始翻阅起各种稗官野史、志怪杂谈,寻找那些似是而非的招魂、通灵之术。他按照一些残缺古籍的描述,尝试用朱砂混合自己的指尖血,在特制的黄符纸上写下苏瑶的名字和生辰八字,然后在画像前虔诚焚烧,口中念念有词,祈求“感应”。月圆之夜,阴气最盛之时,他更会摆上精致的瓜果点心,斟上两杯水酒,模仿古礼进行祭奠,幻想能与苏瑶的魂魄共饮。

3 美好幻梦

李承泽的痴迷祭祀,确实曾短暂地触及过遥远的彼岸,带来过一些令他心醉神迷的“回应”。

起初,这些梦境模糊而短暂。他或许只是梦见一片朦胧的月光下,一个白衣女子的背影,与他并肩立于苏家后院的莲池畔,虽无言,却气氛宁和。醒来后,他只觉心中一片难得的安宁,更加笃定自己的诚心感动了天地,能与苏瑶的魂魄相通。

于是,他的祭祀越发虔诚。而苏瑶那缕与封印相连、本该沉寂的残魂,或许是被他这股强大而纯粹的思念之力所扰动,竟真的在数个特定的夜晚(如朔望之夜或苏瑶生辰忌日),突破阴阳阻隔,将一丝微弱的意念投入了他的梦境。这些梦境,因其源自李承泽自身的强烈渴望和苏瑶残魂,便自然而然地幻化成了他内心深处最渴望见到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