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苏念迟疑地接过名片。公交车到站,老人对她微微一笑,拄着手杖,优雅地下了车,消失在雨幕中。苏念低头看着手中的名片,触感温暖而奇特,那串数字既不像电话也不像地址。她摇摇头,把名片塞进背包侧袋,只当是遇见了个古怪的有钱老头。

接下来的两周,苏念的生活更加捉襟见肘。父亲的医药费超出了预期,弟弟的康复治疗也不能停,导师突然布置的课题占用了她所有课余时间,咖啡店的排班却因为旺季来临而增加。她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靠浓咖啡硬撑,脸色越来越差,上课时常常走神。

周三的经济学期中考试,她考得一塌糊涂。交卷时,看着大片空白的计算题,她感到一阵绝望。奖学金的门槛极高,这次失利几乎意味着她将失去下一学年的资助。

那天晚上,在咖啡店打工到深夜十一点后,苏念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学校附近那间不足十平米的出租屋。她翻找存折,计算着所有可能的开支削减,却发现无论如何也凑不齐下学期的学费,更不用说补贴家里了。绝望像冰冷的潮水,淹没了她。她想起母亲疲惫的声音,弟弟期待的眼神,想起自己拼尽全力才拿到的保送名额……难道一切都要到此为止了吗?

混乱中,她翻倒了背包,东西散落一地。 among them, 那张皮质名片悄无声息地滑落出来,在昏暗的灯光下泛着奇异的微光。苏念捡起它,指尖传来一阵熟悉的温热感。鬼使神差地,她打开手机,输入了名片上的那串数字。屏幕上没有出现通讯录界面,而是直接跳转到了一个极其简洁的网页,背景是深邃的蓝色,中央只有一个输入框和一行字:“请输入您当前的位置。”

苏念犹豫了一下,输入了出租屋的地址。页面立刻更新,显示出一张精细的地图,一个红点在她住处三个街区外的一条僻静胡同里闪烁,旁边标注着“顾舍”,下方还有一行小字:“营业时间:亥时至卯时”(注:即晚上9点至凌晨5点)。

一种强烈的好奇心,混合着走投无路的冲动,驱使着苏念。她看了看时间,晚上11点半。披上外套,她深吸一口气,步入了北京的深夜。

按照地图指引,苏念在迷宫般的胡同里穿行,最终停在一扇毫不起眼的朱漆木门前。门上没有门牌,只有那个熟悉的蜻蜓图案,阴刻在门环中央。她迟疑着叩响了门环。门悄无声息地开了,仿佛一直在等待她的到来。门内是一个宁静的四合院,与门外的破旧判若两个世界。青砖铺地,竹影婆娑,一盏孤灯在廊下散发出温暖的光晕。那位在公交车上遇见的老先生——顾老先生,正坐在廊下的一张藤椅上,面前的小几上摆着一套紫砂茶具,茶香袅袅。

“苏小姐,我一直在等你。”顾老先生微笑着,示意她在对面的石凳上坐下,“我知道你会来。”

苏念警惕地看着他:“你怎么知道我的名字?”

顾老先生斟了一杯茶,推到苏念面前:“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你需要时间,而我,恰好做的是时间的生意。”

“时间的……生意?”苏念蹙眉,感觉更加荒谬了。

“正是。”顾老先生啜了一口茶,缓缓道,“每个人生来都拥有时间,但分配却不公。有人挥霍无度,有人捉襟见肘。我的工作,就是让时间的流动……更均衡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