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依旧坐在老位置,点单时,苏晚晴看着他,嘴角似乎有极淡的笑意:“陈警官,今天还是黑咖?”
陈默点头。她把咖啡端过来时,轻声说了句:“上次的事,谢谢你。”
陈默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她指的是送她回家:“举手之劳。”
“对你来说是举手之劳,对我是雪中送炭。”她语气诚恳。
那天晚上,酒吧人少,苏晚晴不是很忙,便拿着自己的水杯,靠在吧台边,和陈默聊了几句。不再是浮于表面的客套,她问起他的工作,是不是总是这么危险和忙碌。陈默破天荒地没有回避,简单说了说刑警工作的常态,压力、疲惫,还有破案后的那点微不足道的成就感。他惊讶地发现自己愿意对她倾诉这些,而她也听得很认真,没有表现出害怕或同情,只是一种理解的沉默。
她也偶尔提及自己。她说她来自北方一个小镇,以前做过设计,后来因为一些原因,想换种生活方式,就来了这里开了这家店。“这里安静,节奏慢,挺好。”她说“一些原因”时,眼神有瞬间的飘忽,陈默敏锐地捕捉到了,但他没有追问。谁还没有点过去呢?
他们的交谈像溪流,缓慢而自然地流淌。他发现苏晚晴内心有很丰富的一面,对很多事情有独到的见解,不像她外表看起来那么清冷。她喜欢读一些冷门的小说,喜欢收集老唱片,吧台后面那个旧唱片机里放的音乐,都是她精心挑选的。陈默的生活除了案子,几乎是一片文化的荒漠,听她聊这些,感觉像是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
他开始更频繁地出现在“旧时光”,甚至周末人多的时候也会来,尽管嘈杂的环境让他不太适应。他会帮她搬一下重的酒箱,修理坏掉的桌椅(他手很巧,警队里什么东西坏了经常是他修好的)。苏晚晴也从最初的客气,变得自然起来。她会给他留他喜欢的角落位置,有时会给他尝试她新调的、不含酒精的饮料。一种默契在两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