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偿?苏晚晴心中冷笑。是想用物质封她的口,还是试探她是否看到了那些“不太平”的文章?
她露出惊喜的表情,将项链戴上,对着镜子照了照:“真好看,谢谢轩哥。”
陈轩看着她欣喜的样子,似乎松了口气,伸手想抱她。
苏晚晴却巧妙地转身拿起包包:“快迟到了,我们走吧。”
拥抱落空,陈轩的手僵在半空,脸色微沉,但终究没说什么。
#
送完苏晚晴到她公司楼下,陈轩的车刚一离开,苏晚晴脸上的笑容就瞬间消失。她走进公司大楼,直接去了洗手间,站在洗手台前,看着镜子里戴着崭新项链的自己。
项链璀璨夺目,却像一道冰冷的枷锁。
她伸出手,缓缓将项链解下,放回丝绒盒子,塞进了包包最底层。
补偿?不,这更像是封口费,是试探,是他维护摇摇欲坠人设的又一手段。
她不会要,更不会被这点小恩小惠收买。
回到工位,她打开电脑,登录“破壁者”账号。私信和评论依然爆炸,很多人催更,询问“镀金钥匙”的真相。
是时候,再添一把火了。
她新建文档,开始撰写第二篇文章,标题暂定为:
“他的名校学历,经不起官网一查。”
这一次,她要瞄准的,是他最核心、最坚硬的“基石”。
风暴,才刚刚开始。而陈轩的回击,也绝不会就此停止。他就像一只被困的野兽,被逼到墙角时,会露出更锋利的獠牙。
苏晚晴知道,真正的较量,现在才正式拉开序幕。
第四章:恐慌反扑
“破壁者”的第二篇文章,像一颗精确制导的炸弹,在周一下午准时引爆。
标题直接刺眼——“他的名校学历,经不起官网一查。”
文章没有过多渲染情绪,而是用一种近乎学术报告的冷静口吻,详细描述了“Q小姐”如何从一点疑心出发,通过公开渠道(名校官网校友查询系统、付费背景核查机构)验证“L先生”金光闪闪的学历背景,最终得到“查无此人”的确凿结论。文中甚至隐晦地提到了那所名校的名称缩写和商学院信息,指向性更加明确。
如果说第一篇文章只是撕开了一道口子,那么这第二篇,就是直接掘了“精英人设”的根基。
网络彻底沸腾了。
“卧槽!实锤了!学历造假!” “我就说嘛,那种高高在上的说教感,原来是虚的!” “L先生脸疼吗?官网链接要不要甩给你?” “之前猜XX投行那个高管的出来!是不是他!” “求博主保护好自己!这种男人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讨论的热度呈指数级增长,甚至开始有“热心网友”根据文章提供的碎片信息,进行大规模的人肉搜索。几个符合“投行背景”、“海归精英”标签的公众人物无辜躺枪,不得不紧急出来辟谣,反而让事件的热度更高。
陈轩的世界,在这一天下午,天翻地覆。
#
苏晚晴是在下班路上,透过手机推送看到这场风暴的。她刻意等到离开公司才点开,以免情绪失控被同事察觉。
地铁车厢里拥挤不堪,她握着手机,指尖因为用力而微微颤抖。看着评论区里排山倒海的嘲讽和谴责,一种混合着复仇快感和隐隐后怕的情绪在她胸腔里冲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