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考前夜。
墙上挂钟的秒针,一格一格地跳动,声音在寂静的房间里显得格外清晰。桌上的习题册摊开在书列那一页,密密麻麻的,印满了红色的批改符号。
我的手指停在手机屏幕上,反复划着通讯录。屏幕的光映着我的脸,一片苍白。我想找个人说说话,却发现找不到一个可以拨出去的号码。
父母在隔壁房间,连走路都踮着脚尖,生怕弄出一点声响。
十一点五十九分。
我把手机扔在桌上,发出一声沉闷的轻响。我向后仰,靠在冰凉的椅背上,闭上了眼睛。脑子里一团乱麻,全是公式和古诗词。
嗡——
桌子轻微地振动了一下。
不是我那部新买的智能机。声音来自书本底下,一部早就被淘汰的二手诺基亚。是我从旧货市场淘来的,下午闲着没事干,纯粹为了打发考前的焦虑,才翻箱倒柜找了块旧电池给它换上,居然还能开机。
我把它抽出来,屏幕亮着微弱的、蓝白色的光。
一条短信。
发信人的号码显示为一长串无法识别的乱码。
我皱着眉点开。内容只有一行字。
【程燃,我是20年后的你。明天附加题考洛必达法则在数列求极限中的应用,别浪费时间。】
我愣住了。
这是什么新型的诈骗短信?还是同学的恶作剧?洛必达法则,高数里的东西,我们高中根本没学过。附加题的范围谁也说不准,用这个来开玩笑,未免也太离谱了。
我把手机屏幕摁灭,扔回桌上。心里觉得有些好笑。
就在屏幕彻底暗下去的几秒钟后。
嗡——
手机又一次振动起来。
还是那个乱码的号码。我有些不耐烦地再次点开。
【我是40年后的你。听我的,千万别碰那道题,一个字都别写。】
我愣住了,手指也僵在了屏幕上。
房间里只剩下挂钟秒针的“嗒、嗒”声,像在为我此刻的心跳计数。两部手机并排放在桌上,一部是通往现实世界的窗口,一部,却好像连接了两个截然不同的噩梦。
一个未来的我说,那是通往成功的捷径。
另一个未来的我说,那是走向毁灭的陷阱。
他们到底谁才是骗子?或者说,哪个才是我?
2
第二天早上,我被母亲叫醒。她给我端来一碗鸡蛋面,上面卧着两个滚圆的荷包蛋。
我没什么胃口,机械地吃着,脑子里反复回想着那两条短信。
它们就像两颗钉子,钉进了我的脑海。昨晚我几乎一夜没睡,翻来覆去地想。我甚至上网查了那个所谓的“洛必达法则”,看着那些陌生的符号和定义,头痛欲裂。
这太荒谬了。我对自己说。就是个恶作剧。
可那两条短信的语气,不像是在开玩笑。一条冷静、功利,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命令感。另一条,则透着一股深深的疲惫和恳切。
我走进考场,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周围的同学都在做着最后的准备,有人默念公式,有人在深呼吸。阳光从窗外照进来,空气里飘浮着细小的灰尘。一切都和往常一样,真实得不容置疑。
我深吸一口气,努力把那件事从脑子里甩出去。
考试铃响了。
试卷发下来,我拿起笔,开始答题。前面的选择题、填空题,都还算顺利。直到我翻到试卷的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