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这是过去五年来的第四起相同模式的命案。”赵铁成指向黑板上的照片,他的声音在安静的会议室里显得格外清晰,“所有受害者都是被一刀刺心而死,凶器都留在现场,没有任何指纹或DNA痕迹。每个死者嘴里都放着一片口琴簧片,上面刻有这个符号。”

他指向那个圆圈内接三角与眼睛的图案,林默注意到赵铁成的手在微微发抖,但他很快将手插进口袋,掩饰了这一瞬间的失态。

“凶手选择受害者似乎没有特定规律,男女都有,年龄职业各不相同,唯一共同点是他们都生活在西城区。”赵铁成继续说,目光扫过会议室里的每一个人,“前三个案件发生在不同辖区,最近才并案处理。媒体不知道细节,所以没报道连环杀人。现在第四起了,就在我们辖区。”

他转身面对团队,目光最后落在林默身上:“我们要组建专案组。林默,你刚来,新鲜的眼睛也许能看出我们忽略的东西,你也加入。”

散会后,林默追上赵铁成:“队长,为什么是我?我完全没有凶杀案经验。”

赵铁成停下脚步,目光复杂:“因为你注意到了死者嘴里的东西。前三个现场,有经验的勘查人员都花了半天才发现。你五分钟就看到了。”他递给林默一叠档案,“去查查口琴簧片的来源,全市卖口琴配件的地方不多。这是你第一项任务。”

第三章:往事尘埃

林默抱着厚厚的档案回到分配给他的工位,沉浸在前三起命案的细节中。每起案件都冷酷高效,没有多余伤害,没有性侵迹象,没有财物丢失。纯粹到令人不寒而栗的杀戮。

他翻阅着现场照片,注意到每个受害者脸上的表情都惊人地相似——那种恐惧与诡异微笑的矛盾组合。更令人不安的是,每个案发现场都异常整洁,几乎可以说是一尘不染,与受害者生前的居住习惯形成了鲜明对比。

“凶手在清洁现场。”林默喃喃自语,翻到法医报告的附录部分。果然,每个现场都被彻底清洁过,甚至连死者的指甲缝都被仔细清理过,没有留下任何可提取的DNA物质。

第二天,林默开始走访全市的乐器行。前五家都表示从未见过手工制作如此精细的簧片,直到最后一家位于老城区的乐器行。

这家名为“音律阁”的店铺隐藏在一条狭窄的巷子里,门面古朴,橱窗里陈列着各种传统乐器。推门而入时,门铃发出清脆的响声。

一位白发老师傅从柜台后抬起头,眼镜滑到鼻尖上:“需要什么,年轻人?”

林默出示证件后,拿出照片:“想请教您关于这种口琴簧片的事。”

老师傅拿起放大镜仔细查看了照片中的簧片,手指轻轻抚摸过照片表面,仿佛能透过图像感受到金属的质感。“这工艺很特别,”他最终说道,“手工切割的,不是机器量产。看这边缘的处理方式...全市可能只有一个人会做这种簧片。”

“是谁?”林默急切地问。

“老李头,李天明。他以前是全市最好的口琴师,也自己做簧片。不过他已经退休多年了,而且...”老师傅顿了顿,摇摇头,“听说他手抖的病越来越严重,早就不做手艺了。”

“哪里能找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