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别开……千万别开……”姑婆死死拽着我的胳膊,指甲掐得我生疼。

敲门声还在继续,不急不躁,像是笃定屋里的人一定会开。我壮着胆子走到门边,透过门缝往外看——巷子里空荡荡的,只有老槐树的影子在地上晃,像条扭动的蛇。

“没人啊,姑婆。”我回头想安慰她,却发现藤椅上空空如也。

被子滑落在地,姑婆不见了。

我头皮一炸,喊着“姑婆”在院子里转圈。正屋、厢房、厨房,每个角落都找遍了,连个人影都没有。最后,我的目光落在了那口古井上。青石板不知什么时候被挪开了,井口黑黢黢的,像只睁着的眼睛,里面隐约传来“哗啦、哗啦”的水声。

“姑婆?”我试探着喊了一声,声音顺着井壁往下沉,半天没回音。

我蹲在井边,往里面瞅。井水很清,映出我惊惶的脸。可就在我准备起身时,水面突然泛起涟漪,一个白发苍苍的脑袋慢慢浮了上来——是姑婆!她的脸泡得发白,眼睛睁得大大的,直勾勾地盯着我,嘴角还挂着水草。

“啊!”我吓得往后一仰,摔在地上。等我连滚带爬地站起来,再看井口时,青石板又盖得严严实实,仿佛刚才的一切都是幻觉。

这时候,挂钟“当”地响了一声,敲了八下。我摸了摸额头,全是冷汗,后背的衣服都湿透了。

二、槐影

第二天一早,我去镇卫生院请了医生。医生给姑婆做了检查,说她只是受了惊吓,加上年纪大了身体虚,没什么大碍,开了些安神的药。姑婆躺在床上,眼神呆滞,问她昨晚的事,她只是摇头,嘴里反复念叨着“别开门”。

我心里犯嘀咕,决定去问问陈婆婆。敲开隔壁的门,陈婆婆正坐在院里择菜,看见我,眼睛亮了亮:“丫头,你姑婆好些了?”

“好多了,谢谢您惦记。”我蹲在她身边,“陈婆婆,我姑婆说……槐巷里有东西,您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陈婆婆的手顿了一下,抬头看了看巷口的老槐树,叹了口气:“这槐巷啊,邪性得很。尤其是那棵老槐树,活了快二百年了,树底下……埋着东西。”

她放下手里的菜,给我讲起了槐巷的旧事。

据说光绪年间,槐巷里住着个姓王的秀才,娶了个漂亮媳妇。那媳妇知书达理,和秀才感情极好,可惜结婚不到一年,就得了急病去世了。秀才悲痛欲绝,把媳妇葬在了老槐树下,说要让她永远陪着自己。

可从那以后,槐巷就不太平了。每到夜里,老槐树下总有女人的哭声,还有人看见个穿红衣裳的影子在树下转圈。更邪门的是,巷子里开始丢东西——东家的绣花鞋,西家的银镯子,甚至有户人家的婴儿,夜里放在摇篮里,第二天醒来,摇篮空了,只在老槐树下找到块婴儿的襁褓。

后来,有个云游的道士路过青溪镇,说老槐树下的坟茔犯了“阴煞”,那媳妇的魂魄被树精缠上了,成了“槐娘”,专偷巷子里的东西续命。道士做了场法事,在老槐树上贴了道黄符,又让人在树下埋了块刻着“镇煞”的石碑,才算安生了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