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城里的太守换了一个又一个,没一个能待满半年。前两年那个李太守,是个山东汉子,硬脾气,刚上任就拍着胸脯说"子不语怪力乱神",带了二十几个兵勇去河边搜查。

那是个阴雨绵绵的下午,李太守骑着高头大马,亲自带队。他还特意从青云观请来了三位道长助阵。三位道长在河边设下法坛,又是念咒又是洒符水的,忙活了大半天。最后那位须发皆白的老道长对李太守说:"大人,此妖道行极深,非寻常法术可制。不如从长计议..."

李太守当时就恼了:"本官乃是朝廷命官,有皇命在身,还怕它个畜生不成!"说罢,不顾道长劝阻,执意带着兵勇往芦苇荡深处搜去。

结果呢?兵没回来几个,李太守自己也没了踪影。后来有渔夫在下游捞着他的官帽,帽檐上咬了个大窟窿,留下的牙印子比铜钱还大。更诡异的是,那官帽内侧沾着一些银白色的鳞片,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打那以后,京城里的官儿谁也不敢来同州上任。官场上都流传着"宁去边关喝风,不往同州做官"的话,连吏部尚书提起来都头疼——这同州的太守职位,硬是空了快一年。

直到政和三年的春天,来了个姓赵的官人。

2 白蛇惊魂

这赵官人是当朝宰相的女婿,听说长得一表人才,就是眼皮子浅,见同州太守的俸禄比别处高两成,还有不少油水可捞,就铁了心要来。宰相拦着他,说"那地方是个活棺材,你去了就是送死",他不听,拍着胸脯说"我乃朝廷命官,有皇气护体,还怕个妖精不成",硬是揣着官印来了同州。

赵官人到的那天,同州人都挤在城门口看热闹。我也推着豆腐车去了,见他穿着锦缎官服,骑着高头大马,身后跟着十几个带刀的随从,那派头,跟去赴宴似的。他对着百姓笑,说"诸位放心,本太守来了,定叫那妖精有来无回",可我瞅着他那笑,嘴角直抽抽,有点发虚。

果然,出事了。

赵官人上任第三天,在太守府摆宴席,请城里的官儿和乡绅吃饭。我听去送豆腐的伙计说,那宴席办得热闹,有唱曲的,有跳舞的,赵官人喝得脸红脖子粗,还跟人划拳。

吃到一半,赵官人突然指着舞女,拍着桌子喊:"你们穿的啥玩意儿?本太守上任,该穿红戴绿才喜庆,怎么有穿白的?"

伙计说,当时满屋子的人都僵了。那些舞女是本地的,谁不知道"白衣"是白蛇精的忌讳?有个舞女当场就吓哭了,跪在地上磕头,说"大人,我们穿的都是粉的、绿的,没穿白的啊"。

赵官人不依,非要人把穿白衣的找出来。可找了半天,连件白衣角都没看着。他还骂人家"眼瞎",直到同州通判悄悄拉了拉他的袖子,说"大人,许是您喝多了,看花眼了",他才悻悻地坐下。

可当天晚上,赵官人就病了。听说高烧不退,嘴里胡话连篇,喊的都是"白衣女子别过来""我没看见你"。

第二天,赵官人稍微好点,又拉着来看他的通判问:"昨天那穿白衣的舞女,你真没看见?"

通判吓得脸都白了,说"大人,真没有,满屋子人都没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