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还有口谕。」
「谢小姐,日落之前若不入宫谢恩,城外慈幼院的一百三十二个孩子,可就要遭殃了。」
我手中的茶盏险些掉到地上。
这萧承嗣,真是越来越下作了。
大哥的脸色刷地白了,然后迅速涨红。
他从腰间抽出一把精巧的短剑,剑身泛着青光,一看就不是凡品。
剑尖抵在太监的喉咙上。
「你再说一遍?」
太监吓得腿都软了,「谢、谢公子,这是陛下的意思...」
「陛下的意思?」
谢天工冷笑一声,「告诉萧承嗣,他要是敢动那些孩子一根汗毛,我谢家跟他没完。」
我在心里叹了口气。
萧承嗣啊萧承嗣,你说你惹谁不好,偏要惹我们谢家。
这下可真是作死了。
太监被押着离开后,院子里安静下来。
大哥收起短剑,转身看着我。
「妹妹,这事...」
「大哥,你先去辞官。」
我拍了拍他的肩膀,「慈幼院的事,我来处理。」
「那些孩子怎么办?」
「放心吧,萧承嗣不敢真的动手。」
我回到屋里,重新拿起那本《春秋左传》。
书页哗啦啦地翻着,我却一个字都看不进去。
萧承嗣这步棋,确实狠毒。
但他不知道的是,我们谢家既然敢罢工,就早有准备。
慈幼院里那些孩子,可不是什么普通的孤儿。
其中有几个,是武林盟暗中安排的小弟子。
萧承嗣要是真敢动手,二姐夫那边立马就会知道。
到时候,就不是我们谢家跟他过不去了。
而是整个江湖都要找他算账。
我合上书,看着窗外渐渐西斜的太阳。
日落之前吗?
那就让他等着吧。
2.
朝野震动。
这四个字用来形容谢家集体辞官后的京城,再合适不过。
短短三天,户部缺了最好的算师,工部没了顶尖的匠师,太医院少了半数大夫。
就连国子监都开不了课,因为最有名的那几个博士,都是爹的门生。
萧承嗣在朝堂上发了三次火,摔了无数个茶盏。
但没用。
第四天午后,太后的凤辞来了。
「老身来看看知微丫头。」
太后笑眯眯地坐在我对面,端起茶盏抿了一口。
「听说你这几日身子不适?」
「劳太后惦记,小女无恙。」
我行了个礼,规规矩矩地坐下。
太后放下茶盏,脸上的笑容淡了些。
「知微啊,你父亲这次做得有些过分了。」
「陛下念着旧情,才没有深究。」
「你们谢家也该知足了。」
我低着头,没说话。
太后见我不回应,声音渐渐冷了下来。
「当年灯节的事,你还记得吧?」
我的手指微微一顿。
太后继续说道:「那时你不过十五岁,就敢在众目睽睽之下拒绝陛下的要求,说什么男女有别。」
「结果被人编排成善妒无德的泼妇。」
「在那么多人面前,多丢脸啊。」
她的声音里带着说不出的得意。
我缓缓抬起头,看着她那张涂脂抹粉的脸。
「太后您是说,先太子伴读刘大人作伪证那次吗?」
太后的笑容僵在脸上。
我继续说道:「可惜他上个月刚被您和陛下联手扳倒,现在还在大牢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