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显然对甄嬛很感兴趣,问了几句,甄嬛对答如流,引经据典,显示才学。
轮到年世兰发表意见时,所有目光都集中在她身上。众人都知华妃善妒,这般才貌双全的秀女,她定然会设法阻拦。
年世兰却放下茶盏,轻轻一笑,目光在甄嬛身上扫过,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审视,如同看一件有趣的物品:“模样倒是周正,听说读书也多?是个伶俐人。只是……”她拖长了语调,看到甄嬛的指尖微微蜷缩了一下,“皇上,臣妾瞧着,这位秀女眉眼间,似乎与纯元皇后有几分相似之处呢。”
此言一出,满殿皆静!
纯元皇后,那是皇帝心中无人可碰的白月光,朱砂痣!年世兰这话,看似夸赞,实则是把甄嬛架在火上烤!一来点破了皇帝那点隐秘的心思,二来,直接将甄嬛置于后宫所有嫉妒纯元旧情的妃嫔的对立面,尤其是皇后!
皇帝果然神色微变,看向甄嬛的目光多了几分复杂。
甄嬛脸色一白,连忙跪下:“臣女蒲柳之姿,怎敢与纯元皇后相提并论,华妃娘娘折煞臣女了。”
年世兰漫不经心地拨弄着护甲:“本宫不过是随口一说,你慌什么?既然皇上喜欢,留用就是了。后宫姐妹众多,多一个说话解闷的,也好。”
她轻飘飘几句话,就给甄嬛的宫廷生活埋下了无数隐患。这一世,她没兴趣和甄嬛玩那些弯弯绕绕的宫斗游戏,她要的,是绝对的控制,是让所有人都看清楚,在这后宫,谁才是真正的掌权者。
甄嬛入选,被封为莞贵人。入宫后,果然因“类纯元”而备受皇帝关注,但也因此引来了无数明枪暗箭。年世兰隔岸观火,偶尔还推波助澜,让甄嬛和皇后一派斗得不可开交,自己则趁机巩固势力,甚至将手伸向了前朝。
她通过哥哥年羹尧留下的旧部,暗中搜集朝臣们的把柄,或拉拢,或威胁。她不再满足于仅仅做一个宠妃,她的野心,如同野草般疯狂滋长。
一日,皇帝在翊坤宫用膳,试探着问起年羹尧旧部的一些安置问题。年世兰放下银箸,直视着皇帝,目光平静无波:“皇上,臣妾是个妇人,不懂前朝大事。臣妾只知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哥哥生前对皇上忠心耿耿,他的部下,自然也是皇上的臣子。如何安置,皇上圣心独断便是。只是……”
她话锋一转:“若朝廷总是鸟尽弓藏,难免让边疆将士心寒。如今西北未平,罗刹国虎视眈眈,正是用人之际啊。”
皇帝看着她,眼神深邃。眼前的年世兰,陌生得让他心惊。她不再痴缠,不再撒娇,甚至不再为年家求取什么恩宠,只是这般冷静地分析利弊,话语间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他第一次感到,这个女子,或许从未真正被他掌控过。
就在年世兰权倾后宫,隐隐有干预前朝之势时,反对的声音终于爆发了。以几个老翰林为首的朝臣,联名上奏,痛陈“后宫干政,妖妃祸国”,字字句句直指华妃年氏,说她牝鸡司晨,败坏朝纲,要求皇帝严惩。
养心殿内,奏折堆满了御案。皇帝脸色阴沉,将一份言辞最激烈的奏折摔在年世兰面前:“爱妃看看!你做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