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他知道,他弄丢了那个曾经满眼都是他的女孩。

“我知道了。”他低下头,声音轻得像一阵风,“那……你照顾好自己,天冷了记得加衣服,别总熬夜。”

沈凌瑶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她看着顾晨拎起那个纸箱,脚步沉重地走向门口,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楼道里,直到楼道里的声控灯灭了,她才靠在门上,慢慢滑坐到地上,泪水终于忍不住落下来,砸在冰凉的地板上,发出细碎的声响。

分手后的第一个星期,沈凌瑶把自己关在家里,不想见人,也不想说话。

她把顾晨送的东西都收进了储物间,却在整理衣柜时,翻出了一件浅蓝色的连衣裙——那是他们初见时她穿的衣服。

指尖拂过柔软的布料,记忆突然像潮水一样涌上来:那天的阳光很好,她坐在咖啡馆的窗边,顾晨不小心撞洒了她的咖啡,慌慌张张地道歉,手忙脚乱地递纸巾,耳朵红得像熟透的苹果。

也就是在那天,她知道顾晨和她在同一个写字楼上班,知道他喜欢喝美式,知道他也喜欢看村上春树的书。

他们聊了一下午,直到咖啡馆打烊,顾晨说“下次我请你喝咖啡,赔罪”,她笑着点头,心里像揣了只小兔子,蹦蹦跳跳的。

沈凌瑶抱着那件连衣裙,哭了很久。哭完之后,她忽然做了一个决定:去看看那些顾晨曾经答应带她去看,却一直没去成的风景。

她订了一张去青岛的机票,没有告诉任何人。出发那天,天还没亮,她背着一个双肩包,里面装着几件换洗衣物,还有那本她和顾晨一起看了一半的《挪威的森林》。

出租车驶离市区时,她看着窗外渐渐亮起的天空,心里既忐忑又期待——这是她第一次一个人旅行,也是第一次,为自己活一次。

青岛的海比她想象中更蓝,更辽阔。她住在一家靠海的民宿里,推开窗就能看到海平面。第一天下午,她沿着海岸线慢慢走,沙滩上的沙子很软,踩上去像踩在棉花上。

潮水漫过脚背时,带着海水特有的咸湿凉意,顺着血管往骨头里钻,她却没躲开,反而往前挪了挪脚,让更多海水裹住脚踝。

远处的海平面和天空连在一起,蓝得像一块没有边际的绸缎,偶尔有海鸥低低掠过,翅膀划过水面,留下一道浅浅的白痕,又很快被潮水抚平。

沈凌瑶坐在沙滩上,从背包里拿出那本书,翻到他们上次看到的地方。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书页上,字里行间都是他们曾经的影子——顾晨总说她看书太慢,却还是会等她;她总说顾晨看书太急,却还是会听他讲书里的故事。

看到一半时,她忽然听到身后有人在说话。转头一看,是一对老夫妻,爷爷推着轮椅,奶奶坐在上面,手里拿着一个相机,正在拍远处的海。

“你看,这海多好看,比咱们上次去的北戴河还蓝。”奶奶笑着说,眼角的皱纹挤在一起,像盛开的菊花。

爷爷点点头,伸手帮奶奶理了理被风吹乱的头发:“是啊,等你腿好了,咱们再去看三亚的海,听说那里的海更漂亮。”

“好啊,”奶奶握住爷爷的手,“不过不管去哪里,只要和你一起,我就开心。”

沈凌瑶看着他们,心里忽然暖暖的。她想起顾晨曾经也说过“等忙完这阵,带你去看海”,当时她信了,却没想到这一等,就是一年多。现在她自己来了,虽然身边没有顾晨,但看到这样的风景,听到这样的对话,她忽然觉得,或许有些风景,自己来看也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