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1 清江晨雾

清江镇的黎明,是被一层如薄纱般的江雾唤醒的。雾气濡湿了青石板路,黏在黛瓦白墙上,也带着特有的、微腥而清润的江水气息,钻进每一条巷弄。陈建国推开那扇吱呀作响的旧木门,深深吸了口这熟悉的空气,半个世纪的人生,都沉淀在这味道里了,让他觉得踏实。

灶间里,妻子王秀娟正在忙活。稀饭在铁锅里咕嘟着,咸菜疙瘩切得细丝,用香油拌了,散发出诱人的家常香气。这是千百个寻常早晨中的一个。

“小远信里说,就这几天考完试,票都订好了。”王秀娟一边把粥端上小方桌,一边说着,眼角的鱼尾纹都舒展开来,像盛满了蜜。儿子陈远,是省城重点大学的高材生,是清江镇飞出的金凤凰,更是陈家全部的希望与荣光。

“嗯,回来让他好好歇歇。”陈建国推了推鼻梁上的老花镜,嘴角噙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他是镇小学的语文老师,收入微薄,但日子清贫却温暖。夫妻俩私下里盘算过,等年底收回了借给周大富的那笔钱,连本带利,除了把漏雨的老屋屋顶修葺一番,兴许还能给陈远攒下点读研究生的费用。未来,像一幅虽不绚丽却安稳可靠的画卷,在他们面前缓缓展开。

然而,这幅画卷的边缘,已悄然出现了一道裂痕。王秀娟盛粥的手顿了顿,语气染上一丝愁烦:“周大富那边……这都过了半年了,电话不接,人也找不见。当初说得天花乱坠,现在倒好……”

年前,经营“清江—省城”长途客运线的老板周大富,愁容满面地登门,诉苦说他的主力客车发动机拉缸,不换就要彻底报废,线路也得停摆,眼看就要破产。他握着陈建国的手,几乎声泪俱下:“陈老师,秀娟妹子,咱们乡里乡亲这么多年,你们可不能见死不救啊!就借五万,顶多三个月!我周大富对天发誓,到期连本带利还六万!这利息,比银行高多了,也算我一点心意!”

王秀娟心软,又见那利息确实诱人,想着周大富平日看起来也确实风光,便动了心。她不仅掏空了家底,还热心肠地帮周大富向几户关系好的邻居游说,东拼西凑,总算凑足了五万元,像交付希望一样,郑重地交到周大富手里。周大富当时把胸脯拍得山响,指天誓日的模样,犹在眼前。

可承诺的还款日早已过了,周大富先是推三阻四,后来干脆玩起了失踪。那五万元,像一块巨大的顽石,沉沉压在陈家夫妇心上,更让王秀娟在借钱的邻居面前,日渐抬不起头。

“再等等吧,兴许……他真有难处。”陈建国呷了口粥,低声宽慰妻子,也像是在说服自己。他一辈子信奉“与人为善,吃亏是福”,总不愿用最坏的恶意去揣度他人。

2 裂痕

陈远的归来,像一束阳光,暂时驱散了家里的阴霾。他带着大城市的朝气和新知,讲述着校园的趣事,师长的器重,以及对未来的憧憬。他甚至在饭桌上摊开地图,指着沿海某个城市说,那里有他心仪的研究生院和导师。灯光下,年轻人眼眸清澈,闪烁着理想的光芒。陈建国和王秀娟听着,看着,觉得所有的清贫和付出,都值了。

但这温馨的假象,很快被残酷的现实击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