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1 老婆查岗,我虚报了七十块
夜色深沉,江城透着一股湿冷的寒气。蒋元把半旧的国产网约车溜进一个临时停车位,熄了火。引擎声一停,四周顿时安静下来。
他拧开军绿色的保温杯,一股廉价茶叶的涩味扑面而来。温水滑过干裂的嘴唇,却带不来暖意,反而让他更觉得累了。蒋元重重靠在椅背上,座椅发出一声呻吟。
车窗外,霓虹灯闪烁着,光彩流过他的脸,照亮了上面的疲惫。他掏出屏幕有几道划痕的手机,壁纸上是他五岁的儿子蒋小帅,咧嘴笑着,缺了一颗门牙。每次他快撑不下去的时候,看到这张笑脸,总能把自己拉回来。
手机震了一下,是妻子黄梅发来的微信。
“今天跑了多少?”
简单的五个字,像例行公事。蒋元看着后台那个刺眼的数字——380.2元。他吸了口气,胸口因为坐久了隐隐作痛。他点开输入框,删掉想输入的“3”,换成“4”,最后打下“450”。
多报几十块钱,只是为了让她少说两句,让今晚好过一点。
“还行,快五百了。准备收车了,想吃点什么?我带回来。”他快速打完字,点击发送。
等了一分多钟,对话框那边始终是安静的。蒋元苦笑着摁熄屏幕,这早已是常态。他把杯子塞回储物格,里面还有半包苏打饼干和一瓶冰红茶,那是他今天的午饭和晚饭。
他重新发动汽车。这辆车不仅是他的饭碗,更是他流动的家,一个每天要跑上十几个小时,才能勉强撑起另一个家的铁壳子。
三年前,蒋元还是江城机床厂最年轻的高级技工,厂长说他是未来的总工程师。但工厂一夜之间破产,他那双能雕琢精密仪器的手,现在只能握着方向盘。
一个月跑下来,流水能有一万二三。刨去油钱、平台抽成、车子保养,最后到手也就七八千块。黄梅在超市做收银员,一个月四千出头。两人的工资要还五千的房贷,养一个上私立幼儿园的儿子,还要应付人情往来。每分钱都得掰开花。
生活重压下,他们唯一的希望是一个独立的银行账户,里面存了十万块。那是夫妻俩省下来的,准备给小帅以后上学用的教育基金。这也是蒋元开车的精神支柱,一想到那笔钱在增长,他就能多踩一脚油门,多接一个长途单。
车子汇入主干道,车灯连成一片。蒋元麻木的跟着前车,脑子里想起刚结婚那会儿。那时他还在厂里上班,日子有盼头。黄梅会给他留一盏床头灯,端出一碗热汤,听他抱怨车间的事,再用手帮他按摩太阳穴。
什么时候开始,灯还亮着,汤却冷了;话也少了,只剩下盘问。
或许,是从她弟弟黄涛大学毕业,她家倾尽所有,还借了一圈钱,给他全款在省城买了套房开始。从那天起,黄梅嘴里念叨的,都是她弟多有出息、她爸妈多不容易。又或许,是从自己下岗开网约车,她眼神里多了嫌弃开始。蒋元不愿意再想下去,为了小帅,日子总得过。
一个小时后,车停在老旧小区的楼下。他拖着身体爬上五楼,掏出钥匙。门一开,一股冷清扑面而来。
小帅的房间门关着,应该已经睡了。客厅里,黄梅背对着门口,蜷在沙发上。电视开着,冷光勾勒出她僵硬的轮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