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两人走到巷口时,雨忽然停了,天边露出一抹淡淡的霞光。沈清砚抬头看着天,嘴角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你看,天晴了。”

陈砚也笑了,他看了看手里的怀表,表针正指着下午四点半,阳光透过怀表的玻璃盖,在地上投下一个小小的“清”字。

“沈奶奶,”陈砚忽然想起什么,从包里拿出个笔记本,“我爷爷生前有个习惯,喜欢把每天发生的事记在本子上,这里面说不定有您想知道的事。”

沈清砚接过笔记本,指尖轻轻抚摸着封面,眼里满是期待。她翻开第一页,里面的字迹和纸条上的一模一样,清瘦而有力。第一行写着:“1957年9月12日,雨,清砚送我到巷口,她哭了,我没敢回头。”

沈清砚的眼泪又掉了下来,可这次,她的嘴角却带着笑。她一页一页地翻着,笔记本里的字迹从清瘦变得潦草,又从潦草变得颤抖,最后一页的日期是2023年9月30日,上面写着:“砚儿长大了,能替我去看清砚了。怀表在他身上,她一定能认出来。”

陈砚看着沈清砚,忽然觉得,爷爷虽然走了,却用这种方式,让他和沈清砚有了交集。他想起爷爷常说的一句话:“有些缘分,不是错过了就没了,而是换了种方式,继续陪着你。”

两人走到公交车站,陈砚正要去买票,沈清砚忽然拉住他,指了指对面的咖啡馆:“我请你喝杯咖啡吧,就当是谢谢你,把景明的消息带给我。”

陈砚点点头,跟着沈清砚走进咖啡馆。咖啡馆里人不多,舒缓的音乐在空气中流淌。沈清砚点了杯拿铁,陈砚点了杯美式,两人坐在靠窗的位置,看着窗外的车水马龙。

“砚儿,”沈清砚忽然开口,“你爷爷的笔记本,我能借回去看看吗?我想慢慢看,把他这些年的事,都记在心里。”

“当然可以,”陈砚把笔记本递过去,“您要是想看,随时都可以拿。”

沈清砚接过笔记本,像宝贝一样抱在怀里。她喝了口咖啡,忽然想起什么,从包里拿出个小小的丝绒盒子,递给陈砚:“这个给你,是我年轻时绣的,本来想送给景明,后来没来得及。现在送给你,就当是个纪念。”

陈砚打开盒子,里面是个小小的刺绣手帕,上面绣着一朵槐花,花蕊里绣着两个小小的字——“景清”。

“谢谢沈奶奶,”陈砚把盒子收好,心里暖暖的,“我会好好珍藏的。”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大多是关于爷爷年轻时的事。沈清砚说起爷爷以前喜欢在巷口的老槐树下拉二胡,说起他第一次给她写信时写错了地址,说起他送她的第一支钢笔……那些细碎的往事,在她的讲述里,变得鲜活而温暖。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陈砚看了看时间,起身说:“沈奶奶,时间不早了,我送您回去吧。”

沈清砚点点头,跟着陈砚走出咖啡馆。两人走到槐安巷口时,沈清砚忽然停住脚步,看着巷尾的修表铺,轻声说:“砚儿,明天你还来吗?我想跟你说说,我和景明第一次见面的事。”

陈砚愣了愣,随即笑了:“当然来,明天我还来陪您聊天,听您讲过去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