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那是君安第一次连名带姓地叫他,语气里的紧张和在乎,像烙铁一样烫在他心上。

风沙最大的那几年,他们常常在深夜的岗哨旁并肩坐着。南瑾之会给君安讲现代的事,讲飞机大炮,讲万里之外的世界。君安听得入迷,眼睛亮晶晶的:“真有那样的地方?”

“嗯,”南瑾之望着星空,“那里没有战争,人人都能安稳生活。”

君安转过头,看着他的侧脸,轻声道:“有你的地方,就是安稳的。”

南瑾之的心猛地一跳,不敢看他,只是望着远方:“等平定了边境,我们就……”

话没说完,却被君安打断:“好。”

他没问“就怎样”,只是笃定地应了一声。仿佛无论南瑾之说什么,他都会跟着去。

南瑾之偶尔会收到家书,得知妹妹南瑾瑶到了适婚年龄,嫁给了礼部侍郎家的公子。他为妹妹高兴,想着等战事平息,一定要回去喝她的喜酒。

可战事连绵,归期一拖再拖。直到他收到一封加急信件,信中只说妹妹大婚,一切安好,却没提他最想知道的人近况。他提笔想给君安写点什么,写了又划,最终只寄出了一句“安好,勿念”。

君安收到信时,正在灯下看地图。他摩挲着那四个字,看了很久,然后将信纸小心地折好,放进贴身的荷包里。荷包里,已经装了很多封这样的信。

十年后,边境大捷。南瑾之因赫赫战功被封为骠骑将军,准予班师回朝。消息传来,他第一个想告诉的人,便是君安。

可那时君安已经被召回京几个月,说是皇帝身体不适。南瑾之心中隐隐不安,却也只能压下,快马加鞭,朝着阔别十年的京城赶去。等到到了京城,已经是半年以后,这么算起来,他和小安快一年没见了,也不知是否安好。

他不知道,京城等待他的,除了荣耀,还有妹妹的血泪,以及君安无法言说的苦衷。

第三卷:京城风云,爱恨难明

踏入将军府的那一刻,南瑾之感受到的不是久别重逢的喜悦,而是沉重的压抑。母亲秦岚鬓角染霜,父亲沉默寡言,双胞胎哥哥欲言又止。

他没看到妹妹南瑾瑶。

追问之下,他才得知,妹妹的日子过得极差。妹夫是个伪君子,不仅宠妾灭妻,还对妹妹动辄打骂。更过分的是,妹妹生下一对龙凤胎后,那小妾竟诬陷孩子是野种,说妹妹与人私通。妹妹被禁足在别院,日夜垂泪,孩子也被夺走,生死未卜。

南瑾之只觉得一股血气直冲头顶,现代特种兵的冷静在这一刻荡然无存。他握紧拳头,指节泛白:“我去找他算账!”

“站住!”秦岚喝住他,“现在不是冲动的时候。君安……八皇子,如今已是太子。”

南瑾之猛地顿住,如遭雷击。君安成了太子?那个和他在军营里啃干粮、睡帐篷的少年,成了储君?原来如此,难怪一年前那么急匆匆地把他召回京,

他还没从震惊中回过神,便有圣旨传来,封他为镇国大将军(袭父职),并为他指婚,对象是礼部尚书的嫡女,这是皇帝赐婚。

一连串的变故让南瑾之措手不及。他明白了君安被召回的原因,也明白了自己被急着指婚的意图。皇家需要一个手握兵权又忠心耿耿的将军,更需要用婚姻来巩固这份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