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常启铭本来还没有想到这一层,现在被妻子一说,立即就觉得这是个好主意,“你说的不错,只要她不再嫁人,在娘家守节和在婆家守节,对于栾家来说也都一样,这样也算是给栾尚书一个交待。”

他说到最后,竟然觉得这一招真妙,有点洋洋得意之感。

吴氏点了点头,觉得丈夫真是聪明,“二弟和弟妹肯定也能想到这一层,趋利避害可是人的本能,所以他们最终肯定会同意的。”

常启铭现在愈发觉得刚才威胁他们要把常玉软除族的事干得漂亮。

常启铭和吴氏两人在算计着常玉软。

常启霖和何氏也在紧张地商议着,怎么做才能让女儿安全地逃离虎口,夫妻俩商量来商量去,最后还是选择了三十六计中的“走为上策”。

常玉软在床上躺了半天,其实也没睡着,只是脑子里混沌。

上午那一场火花四射的较量,让她看清了大伯父道貌岸然的嘴脸,也看清了大伯母伪善的面孔。

她觉得自己就是只肥羊,栾家、祖母和大伯父大伯母就像那饿狼,都想把她吞入腹中,而父母就是那护崽的母羊,只是母羊能抵得过凶狠的恶狼吗?

她自己却无能为力,有一种深深的挫败感。

自己最后会落到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她也不知道,对未来一片茫然,泪水不由打湿了枕头。

就在她胡思乱想的时候,何氏再一次走进了她的卧房。

常玉软看到母亲过来,忙坐了起来,软软地叫了一声“娘”,燕杏慌着搬凳子。

何氏挥了下手,直接坐到了床上,燕杏有眼色地出去了。

何氏也没绕弯子,开门见山地说:“现在是个什么情形,刚才你也看清楚了。

除了让你离开,没有别的办法了,要不然你真的会被你大伯父说的那样,被逐出家族的。”

“离开?去哪?”常玉软一时怔住了。

常玉软自从出生,没有离开过何氏一天,她走到哪都把女儿带在身边,现在却要送她走,也不知什么时候才能相见。

何氏想到这些,心像被针扎似的,可为了女儿,只能忍痛送她走了。

她拉着女儿的手,“你外祖父在京为官时买了一个庄子,后来他老人家致仕,觉得那个庄子很好没舍得卖。

你外祖父想着有一天你父亲进京为官,也算是给他的一个贺礼,就把这个庄子悄悄地给娘了。

这个庄子,除了你爹,常家没有人知道,你现在就收拾收拾,明天早上悄悄去庄子上躲躲。

只要你走了,你祖母和你大伯父纵使有通天的本事,也拿你没办法。”

常玉软一时傻眼了,“那庄子在哪,我要一个人去吗?”她说这话的时候都有点结巴。

何氏想着她捧在掌心的女儿要去那种地方受苦,心痛如绞,可还是勉强维持着温和的脸色,“你放心,那个庄子就在京城附近,你父亲前几天已让人去收拾过了,该置办的物件现在应该也都有了。

你一个人去不行,我让你奶娘陪你去,有她照顾你,我也放心。

外院的石泉年纪不大,人很伶俐,我和你父亲商量了,让他驾车送你过去,到时也让他留在那里随你使唤。”

“爹前一阵子忙忙碌碌的就是为了这事?”常玉软说着就有了点哭腔,泪不受控制地流了出来。

何氏拿帕子轻轻给女儿擦了泪,“你爹和我最怕的就是走到这一步,提前安排了,没想到还是走到了这一步。”

“让爹和娘为女儿担心了,也让爹和娘操了这么多心,都是女儿的不是。”常玉软想到父母为自己做的这些,心里感激,又心酸。

“别哭了,高高兴兴的,省得让人看出来,到时你走不了,可就完了。”何氏伸手理了理女儿额前的碎发。

燕杏一直在门口站着,听到母女俩说了一段落,忙走了进来,“扑通”一声跪在何氏面前,“夫人,奴婢从小伺候小姐,这次也让奴婢跟着照顾小姐吧,要不就韩大娘一个人照顾小姐怕是照顾不过来,小姐会受委屈的。”

何氏何尝想让女儿受委屈,叹了口气,“罢了,起来吧,只是你要小心点,说话可别露了出去。

但凡露出一丝形迹,被他们看出来,我打飞你。”

她最后一句话说的极重,声色俱厉的。

“奴婢知道轻重,会小心的,绝对不会坏了小姐的事的。”燕杏慌忙保证。

何氏点了点头,“那你悄悄地给小姐收拾收拾,就带随身用的衣物就行,不可多带。

我给你们多带点银子,缺什么少什么,到那里再买。

等我和老爷回到峦州,再从那里给你们送东西。”

燕杏点头,忙着去收拾东西。

常玉软担心地问:“娘,我走了,到时祖母和大伯父为难您和爹怎么办?”

迁怒是肯定的,但是主角都走了,他们就是再迁怒又能怎么样?

何氏眼中闪过一道利色,“你放心,我和你爹都做好准备了,我们自有应对之策。

他们难不成还能打我们一顿?

不过是你祖母生气骂几句,你大伯父放几句狠话罢了。

你都走了,他们再生气也没辙了。

只是要让你受苦了。”

常玉软想想是这个道理,只是她也舍不得爹娘,趴在母亲怀里,好一会没起来,半晌才闷闷地说:“我不怕吃苦,就是会想爹和娘的。”

“傻孩子,爹和娘也会想你的,不过等这事的风头过去,我们再悄悄把你接回岱州,到时他们还会跑到岱州为难你不成?

那可是你爹的辖地,有的时间和他们耗。

就看他们耗不耗得起了。”

何氏说得极有信心,只是常玉软年龄小,心思单纯,并没有听出其中的风险。

常玉软一时陷入了即将离开父母的伤感之中,何氏宽慰了女儿几句,又嘱咐了韩王氏和燕杏,这才离开,外面还有一大摊子事等着她安排呢。

这一天,常家大房和二房各自转着自己的心思,各自悄悄地行动着。

府中呈现着一派和乐平安,只是这平静的外表下,正酝酿着一场巨大的暴风雨。

第二天一大早,天还没蒙蒙亮。

苹城的城门刚开,就有一辆青色油布车驶出城外,很快就消失在城门口门吏的视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