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赵美兰立刻关切地问:“那你赶紧打点热粥喝,别吃太油腻的包子了。”

苏小梅冷眼看着。这话听起来是抱怨,实则是炫耀和索取关心。一种熟悉的厌恶感涌上心头。她记忆中,父亲总是用这种“示弱”的方式让母亲妥协。

“没事,看到你我就好多了。”陈向民对赵美兰笑了笑,然后像是才看到苏小梅,“苏同志刚来,还习惯吗?有什么困难可以找我,我在厂里还算能说上几句话。”

这话听起来热情,苏小梅却听出了潜台词:他在展示自己的能力和人脉。

“谢谢,不用。”苏小梅生硬地回答。

轮到他们打饭了。赵美兰抢到了最后两个肉包子,高兴得像中了奖。她把一个放进苏小梅饭盒,另一个递向陈向民。

“向民哥,你胃不舒服,这个肉包子给你吃吧,我吃馒头就行。”

陈向民看了一眼包子,推辞道:“这怎么行,你正长身体呢。”

但他手已经伸了出来。

苏小梅突然开口:“美兰,你自己吃。陈同志不是说要喝粥养胃吗?肉包子油腻,不适合。”

空气瞬间安静了一下。

赵美兰有点不知所措地看着苏小梅。

陈向民脸上的笑容淡了些,打量了苏小梅一眼,随即又恢复温和。“苏同志说得对,美兰,你自己吃。我去打粥。”

他端着空饭盒走向粥桶的方向。

赵美兰小声对苏小梅说:“小梅,你怎么了?向民哥人很好的。”

苏小梅看着陈向民的背影。他正和打饭的阿姨熟络地打招呼,阿姨给他舀了满满一勺稠粥。

风度翩翩,才华横溢,善于交际。

可苏小梅心里一紧。

她太了解这种人了。

他的每一份好,背后都可能标着价码。

危机感像冷水浇头,让她打了个寒颤。

这个男人,就是母亲不幸的源头。

她必须做点什么。

5.

宿舍熄了灯,只有月光从窗户透进来。

苏小梅躺在上铺,听着下铺赵美兰翻身的动静。

“小梅,你睡了吗?”赵美兰的声音很轻。

“没呢。”苏小梅应道。她知道美兰有心事。

下面窸窸窣窣一阵,赵美兰爬到了上铺,挤在苏小梅身边。床板发出轻微的吱呀声。

“我跟你说个事,你别笑话我。”赵美兰的声音带着点羞涩。

“你说。”

“就是……陈向民同志今天下班后,又找我谈话了。”赵美兰小声说,“他说我工作积极,思想进步,想推荐我当小组的宣传员。”

苏小梅在黑暗里皱了眉。

又是这种手段。

“他还送我一本诗集。”赵美兰的声音更低了,透着开心,“普希金的。”

苏小梅心里一沉。她记得母亲那本日记里提过这本诗集,当时母亲觉得无比浪漫。

“你觉得他这人怎么样?”苏小梅尽量让语气听起来随意。

“向民哥很好啊!”赵美兰立刻说,“有文化,有理想,对我也很照顾。”

她顿了顿,语气里带上一点迷茫:“可是……有时候我又觉得看不透他。他说的那些远大理想,感觉离我们车间好远。而且,他好像对谁都挺好的,宣传科的王小娟同志,他也经常指导她写稿子。”

机会来了。

苏小梅侧过身,面对着赵美兰模糊的轮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