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见微嗯了一声,继续他的“测量”。
他用测距仪反复确认从房间中央到那面墙的距离,与记忆中“窗户”的位置进行比对。
分毫不差。
记忆里那扇窗所在的位置,在现实里,是坚固的、不可能开窗的承重墙中心。
他收起测距仪,拿出手机。
“夏女士,我需要拍几张房间布局的照片,用于后续分析。”
“请便。”夏知许的声音有些疲惫。
陆见微调整角度,清晰地拍下了那面完整的、没有窗户的墙。
相机快门声在寂静的画室里格外清晰。
他特意将墙上的画作和周围环境也拍进去,作为参照物。
这些照片,是第一个无可辩驳的物理证据。
拍完照,他收起手机。
夏知许终于忍不住开口,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有发现吗?”
陆见微看向她。
灯光下,她的脸脆弱得像瓷器。
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
“你确定,你那晚看到月光,是从这个方向进来的吗?”
他指了指那面实墙。
夏知许顺着他的手指望去,眉头紧紧皱起,脸上第一次出现了明确的困惑和挣扎。
“我……我很确定。月光很亮,就洒在地板上那个位置。”她指着记忆中的那片光斑落点。
“但是……”她看着那面实实在在的墙,后面半句话堵在了喉咙里。
现实与记忆的裂痕,第一次以如此具体、如此不可理喻的方式,摆在了她的面前。
陆见微合上笔记本。
“今天的勘察就到这里。谢谢你的配合。”
他没有多说,收拾好东西,向门口走去。
离开公寓,走进电梯。
陆见微拿出手机,看着屏幕上那张承重墙的照片。
冰冷的钢筋混凝土,无声地嘲笑着那段温馨记忆的虚妄。
第一个口子,撕开了。
5.
从夏知许的公寓楼出来,陆见微直接回了工作室。
承重墙的证据像一块冰冷的铁,沉在他胃里。
但这还不够,他需要更多交叉验证的点,去攻击那段完美记忆的每一个细节。
他打开电脑,登录市气象局的公开数据库。
查询历史天气记录是基础操作。
他输入了纪叙车祸发生的日期,精确到前一天晚上,也就是夏知许记忆中共舞的时间段。
查询结果跳出来,很简洁。
日期,夜间,天气状况栏里是两个清晰的汉字:暴雨。
降水量数据附在后面,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字。
数据库甚至收录了当晚的天气预警简报,提醒市民注意短时强降水和大风。
根本没有月光。
暴雨天的夜晚,乌云密布,连星星都看不到,何来皎洁的月光透过画室的窗户?
陆见微把气象记录的页面截图保存。
这是第二个硬性矛盾点,直接否定了记忆中的关键环境要素。
但官方记录是冰冷的。
他需要一个人证,一个能佐证这天气的、活生生的邻居。
第二天上午,陆见微再次来到那栋公寓楼。
他没有去找夏知许,而是敲响了她家隔壁的房门。
等了片刻,门开了一条缝,一个穿着围裙、头发花白的老太太警惕地探出头。
“你找谁?”
陆见微露出一个尽可能和善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