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三次!

顾苒绝望地确认,她被困在了公司破产的这一天,并且,无论她做什么,都无法阻止江屿在傍晚时分走向天台!

这是一个无解的死循环吗?她为什么要经历这一切?难道仅仅是为了让她一次次目睹老板的死亡?

在第三次循环里,她没有再试图联系江屿,而是开始疯狂搜集信息。关于公司的困境,关于江屿这个人,关于可能导致他绝望的原因。她翻看公司内部的聊天记录(利用循环重置不会留下痕迹的特性),偷听高管们的谈话碎片。

她隐约了解到,技术瓶颈似乎并非无解,只是缺少关键数据和一笔救命钱。而江屿,把所有责任都揽在了自己身上,压得他喘不过气。

傍晚六点整,熟悉的坠落感再次传来。但在意识消失前,顾苒下定决心。

下一次,下一次循环,她不能只盯着结果。她必须走近他,理解他,找到那个能撬动绝望的支点。

因为,这似乎不仅仅是拯救江屿,也可能……是拯救她自己逃离这无尽轮回的唯一方法。第七日,是终点,还是新的起点?她不知道,但她必须试一试。

第四次循环开启。

顾苒不再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她冷静地坐在工位上,开始利用这无限重置的“作弊器”,系统性地收集信息。她先是黑进了公司内部服务器(反正循环会重置,没有后果),查阅了所有核心技术文档、财务报告和邮件往来。

她发现,公司核心产品“灵境”引擎的技术瓶颈,在于图形处理算法的一个致命缺陷,导致渲染效率低下。而公司首席技术官,那位沉默寡言的赵工程师,早在半年前就提交过一份详细的改进方案,却被当时的CEO(江屿上任前)以“风险太大、投入过高”为由否决了。

财务方面,公司并非完全没有救。有一笔关键的尾款,一家叫“奇点互动”的公司拖欠了将近半年,金额足以支撑公司再运营两个月。而投资方撤资,主要是因为对管理层失去信心,而非完全否定技术潜力。

最重要的是,她翻看了江屿的日程表和部分工作笔记(加密的暂时打不开)。发现他在最后这几天,除了处理破产事宜,还密集地联系过几位知名的技术专家和潜在投资人,但似乎都碰了壁。他的绝望,是在一次次努力失败后累积起来的。

掌握了这些信息,顾苒开始尝试接近关键人物。她先是“偶然”在茶水间遇到了赵工,聊起了图形算法,并“不经意”地提到了他那份被否决的方案中的几个亮点。赵工惊讶地看着她这个新来的文案,仿佛找到了知音,大倒苦水,也透露了更多技术细节。

接着,她又利用循环,尝试各种方法去催“奇点互动”的尾款。她发现,对方老总是个妻管严,而他的夫人恰好是顾苒大学同学的姐姐。在第三次尝试中,她通过这层关系,成功让对方口头承诺一周内付款。

最后,也是最难的,是江屿。直接劝阻无效,顾苒改变策略。她开始在一些细节上“帮助”他。比如,在他找不到一份重要文件时,提前“预知”位置并“偶然”帮他找到;在他胃痛时,提前放一盒胃药在他桌上(匿名);甚至在他一次重要的视频会议前,提前检查并排除了网络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