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让他们明白,即使丞相的权柄再大,也是给皇帝打工的。
如此的话倒也简单。
自己只需按照他的心意,在众官员面前丢波脸即。
不过,作为丞相,当着群臣的面被这样呵斥,也属实有点憋屈。
朱元璋性格强势,向来说一不二,此刻虽然觉得憋屈,但胡惟庸也不敢表现出分毫。
只好做小伏低......
与此同时,刘伯温也在朝会上,只是跟从前一样,像个木头似的一言不发,对一切冷眼旁观。
不过在看见胡惟庸下跪认罪时,他轻叹了一声。
朱元璋,这是要清扫功臣了......
刘伯温很了解朱元璋,预料到他绝不会允许大权握在他人手中,建国以后,一定会打压整治。
因此,他才会索性做个哑巴。
不过随便如何吧,不管怎样,丞相之位都会有人坐,这次,应该也只是小惩大诫,并不会影响朝堂格局。
再者说......
他早就远离了朝堂纷争,此事与他毫无关系,当下便垂首敛目,接着做木头人了。
但是......
高位上的朱元璋却将他的表情尽收眼底,心中冷笑。
还想装木头呢?
不知道,当你听到丞相一职要彻底废除时,会是怎样的表情?
接着,朱元璋侧目看向跪着的胡惟庸,语气淡漠道:“陈友谅等余孽,本就该由地方官府缉捕,和你又没关系......”
“这......”
胡惟庸一怔。
和自己没关系?你这是何意?
最主要的是,你为什么不顺着台阶下,还要逼问下去?
这究竟是搞哪样啊?
“胡惟庸,你怠慢安南使节一事,说来听听吧。”
朱元璋满眼寒光的问道。
“那…是礼部没有及时上报......”
胡惟庸闻言,冷汗连连。
安南使节一事,其实挺搞笑。
安南国敬仰大明国威,不远千里派使节前来朝见。
大明的规矩一向是,外国使节觐见,一律按王公的规格隆重接待,但不知道怎么回事,这安南使节竟然无人理会。
而且抵达京城后,偶然间看见文庙,惊呼文庙居然比安南皇宫都要气派,于是就想进宫拜会大明皇帝。
文庙那边得知后吓了一跳。
紧忙将消息上报到宫里。
此事也有损大明的国威形象。
眼下,朱元璋听完他的回答,直接冷笑道:“呵呵,礼部?咱都派人查问过了,礼部早就把消息上报给了你。”
“是你一直不予理会罢了,这是呈上的折子,你还有什么辩解的?”
朱元璋说着,直接丢下去一本奏折。
胡惟庸捡起奏折一看,瞬间面如死灰。
的确......
上面的内容是,礼部早就把消息上报给他,正常来讲,随后就该是他来部署。
而正常情况,这些事都会有属下帮他安排。
但不知道为何,居然无人招待安国使节。
此事其实可大可小......
安南使节本身并不算什么,毕竟安南只是个小国罢了,不足为道。
但是,这也关乎到了大明的体统形象!
更要命的是,此刻朱元璋要对此事上纲上线了!
“微臣......知罪!”
胡惟庸一咬牙,直接磕头认罪了,若是接着狡辩,场面只会更难堪。
还不如索性认下。
朱元璋却冷笑一声,把一厚沓奏折扔了下去,沉声道:“胡惟庸,你可真是好样的啊,因为安南使节一事,咱才细细看了一遍,你平日里都干了什么事!”
“不查不知道,胡惟庸,你这个丞相真是做得好啊!”
“身为当今丞相,群臣之首,不想着忧国为民,居然结党营私,贪墨受贿,滥用职权,你可知罪!”
说着,朱元璋又丢下一厚沓文书。
“这......”
胡惟庸先是一怔。
接着,整个人犹如五雷轰顶。
他下意识的想要辩解,但是此时,看到那丢来的一厚沓奏折,便身如筛糠。
因为,那些散落的奏折之中,居然全是自己结党营私、贪污受贿的证据。
所有证据,也都是真实的。
奏折中,事无巨细的写出自己在何时,与何人私见,说了什么,甚至连当时的神态都记录了下来。
胡惟庸看完后浑身发冷。
他高坐丞相之位,的确会有点私心,就是尽量将自己的门生故吏安插在各处,遍布朝堂。
也算是留个后手。
毕竟他不知道何时,自己就会退位,届时他在朝堂的影响力必然会减弱。
到了那时候,这些个门生故吏就可以派上用场了,接着来维持他的权势。
站在过权力顶端的人,很难舍弃其滋味......
至于贪墨受贿的那部分,其实只是顺手而为,有的贿赂甚至他都看不上,只是那些人上赶着送来,不要白不要。
有些他自己都忘了。
但是现在,全部事无巨细的摆了出来。
铁证如山!
胡惟庸战栗不止,他面无血色的看向龙椅上,一脸冷酷淡漠的朱元璋。
此刻的朱元璋,在他看来,就宛如杀神一般。
胡惟庸才明白,其实朱元璋早就有除掉自己的心了。
也很早就开始收集自己的罪名,就是为了在一个恰当的时机发作。
今日,不是什么敲打告诫,而是绝杀时刻!
恍惚间,他突然想起朱元璋曾说过的一句话。
要么不做,要么做绝......
“陛下......”
胡惟庸悲戚的望向朱元璋,吐出两个字:“饶命......”
此刻,他根本不想辩解任何了,只想要活着。
他很了解朱元璋,要么不发作,一旦发作,就不会手下留情!
朱元璋只是冷眼看着他,一字一句道:“胡惟庸,搬权弄政,扰乱朝堂,铁证如山,着有司惩办,与之牵连者,一应听从发落!”
话音刚落。
群臣顿时面色剧变,宛如晴空霹雳。
和胡惟庸有所牵连的人?
胡惟庸身为丞相,这么多年来,大肆安插门生故吏,加上很多人上赶着巴结,和他有牵扯的人数不胜数......
真要查起来,恐怕会扯出朝堂上一大半的人!
众人,都看到了一个信号。
朝堂......马上要大洗牌了!
不过此事有人欢喜有人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