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的时候,女人紧紧抓着男人的手,眼睛盯着B超屏幕。当林砚指着屏幕上那个小小的身影说“宝宝很健康,NT值正常”时,夫妻俩瞬间红了眼眶,男人哽咽着说:“太好了,谢谢林医生,我们终于放心了。” 看着他们相视而笑的样子,林砚心里也暖暖的,刚才被张女士刁难的委屈,好像被这笑容冲淡了不少。
中午十二点,林砚终于送走了最后一位患者,他揉了揉发酸的颈椎,准备去食堂吃饭。刚走到走廊,就看见科室主任王主任在等他:“林砚,下午有个疑难病例讨论会,你准备一下,把上次那个胎盘植入的病例资料整理好。” 林砚点点头:“好,我下午提前过来准备。”
食堂里没什么人了,林砚端着一荤一素找了个角落坐下,刚扒了两口饭,手机就响了。他以为是苏晚,掏出手机一看,却是一个陌生号码。接起电话,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声音传来:“林砚,是我,周曼。”
林砚手里的筷子顿了顿,周曼是他的大学同学,也是他曾经的“白月光”。当年两人都学医,感情很好,后来周曼出国深造,两人渐渐断了联系。他定了定神:“好久不见,你怎么回国了?” 电话那头的周曼笑了笑:“我回国工作了,在市二院当妇科主任。听说你在市一院妇产科,特意给你打个电话,想约你明天聚聚,聊聊近况。”
林砚犹豫了一下,他知道苏晚不是小心眼的人,但和前任见面,总觉得有些不妥。他想了想:“明天我要上手术,可能没时间。等我有空了,再约你吧。” 周曼沉默了几秒,语气有些失落:“那好吧,你忙你的,注意身体。” 挂了电话,林砚看着碗里的饭,忽然没了胃口。
下午的疑难病例讨论会,林砚准备得很充分。他把胎盘植入患者的术前检查报告、手术方案、术后恢复情况一一展示出来,条理清晰,分析到位。王主任点点头:“林砚分析得很全面,这个病例对我们以后处理类似情况很有参考价值。” 其他医生也纷纷点头称赞,林砚心里稍微轻松了一些。
讨论会结束后,林砚回到诊室整理资料,小陈拿着一份病历走进来:“林医生,刚才急诊收了个产妇,孕32周,血压偏高,蛋白尿阳性,怀疑是子痫前期,你要不要去看看?” 林砚立刻站起身:“走,去看看。”
急诊病房里,产妇躺在床上,脸色苍白,呼吸有些急促。她的丈夫在旁边急得团团转,看见林砚进来,立刻迎上去:“林医生,你快救救我老婆!她刚才突然头晕,还吐了!” 林砚摸了摸产妇的额头,又量了量血压——收缩压160mmHg,舒张压110mmHg,确实是子痫前期的症状。他立刻安排护士给产妇吸氧、静脉滴注硫酸镁,又让医生开了降压药。
忙到傍晚六点,产妇的血压终于稳定下来,林砚才松了口气。他走出病房,看见苏晚站在走廊尽头,手里拎着一个保温桶。“你怎么来了?” 林砚走过去,接过保温桶,心里满是愧疚——他早上说晚上早点回家,结果又忙到现在。
苏晚笑了笑,伸手帮他理了理皱巴巴的白大褂:“知道你忙,给你带了点饭,在办公室等了你半天,看见你在病房,就没打扰你。” 林砚打开保温桶,里面是他最爱吃的红烧肉和青菜,还有一碗热汤。他拿起勺子,喝了一口汤,暖意从胃里蔓延到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