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叶时的目光越过众人,精准地和检查间隙看过来的李昕再次对上。他立刻又扬起那副招牌的灿烂笑容,甚至还偷偷眨了眨眼。

李昕觉得脖子更疼了,连着头也隐隐作痛。这都什么事儿?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急诊科彻底成了风暴中心。

警察来了,问讯、笔录。医院安保部调查那个死者家属为何轻易闯进治疗区域。医患关系办公室焦头烂额地应付着闻风而动、扛着长枪短炮赶来的几家本地媒体。死者的身份背景、入院过程、用药记录,所有的细节被反复核查,每一个环节都被放大审视。

李昕做完必要检查和处理,颈部肌肉拉伤,几处指痕淤青明显。暂时说不了太多话,被同事安排在一间安静的值班室里休息、配合询问。

叶时作为重要的当事人之一,自然也走不了。他像条甩不掉的小尾巴,李昕在哪他就在附近晃悠。大部分时间他都安静地待在角落,抱着胳膊,眼神黏在李昕身上。每当有人靠近李昕,尤其是带着记录本神情严肃的警察或调查员,他那双看似无害的眼睛就会变得格外专注锐利。有护士要帮李昕换药,他也非得跟到诊室门口守着,像个尽职的保镖。

李昕被他看得浑身不自在。脖子上冰袋的冷刺激不断提醒她刚刚发生的一切是多么荒诞离奇,而这个从天而降的、身份显赫的“学生弟弟”,更是将这场荒诞推向了戏剧性的高潮。他太热切了,热切得让她下意识地想躲。

“李医生。”一个戴着眼镜、表情刻板的医患关系办公室工作人员推门进来,递给她一份初步的调查情况简报,“关于死者叶建国老人入院的情况说明和初步药检报告。”他瞥了一眼旁边的叶时,有些疑惑,“这位同学是……家属?”

“我是她弟。”叶时抢在李昕开口前答道,说得斩钉截铁。

李昕猛地扭头看向他,因为动作太急,扯到伤处,疼得她倒抽一口冷气,想反驳的话被堵在喉咙里。

工作人员似乎信了,点点头:“哦。情况是这样的,‘叶建国死亡事件’社会关注度很高,网络舆情已经发酵。初步药检结果排除了李医生处方药直接致死的可能性。但家属咬定是延误救治和不规范操作,还提到了李医生你……当时似乎状态不太好?”

工作人员的话很委婉,但李昕听懂了。那个男人在混乱中的疯狂指控——“庸医!心不在焉!根本没用心救人!”——正在被放大,而她的状态,成了别人攻讦的靶子。

李昕放在身侧的指尖骤然收紧,冰凉的指甲掐进掌心。她张了张嘴,嘶哑地发出声音:“我当时……”她顿住了,那个瞬间的恍惚……怎么解释?说她在看到那个老人的瞳孔特征时,突然想起了半年前同样躺在急诊床上、抢救无效离世的母亲?这种个人化的、几乎称得上脆弱的东西,在冰冷的调查面前能成为理由吗?

她的沉默似乎印证了什么。

工作人员推了推眼镜,继续道:“当然,这只是家属的单方面说法。院方会尽最大可能保护每一位医生的权益。只是……”他看了看李昕苍白的脸色,“建议你暂时停诊三天,好好休息,配合后续调查。”

停诊?虽然知道这是必要的程序,但“停诊”两个字还是像冰锥一样扎进李昕心里。她用力闭了下眼睛,再睁开时,声音更加嘶哑:“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