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陈砚的心一酸,走到母亲的卧室。床头柜的抽屉里,果然放着那个旧怀表,银色的表壳已经有些氧化,表背上刻着一道细小的纹路——那是他小时候不小心摔的,他记得很清楚。他拿起怀表,轻轻拧了拧发条,表针开始走动,发出清脆的“滴答”声。这声音很稳,像是能锚定住混乱的记忆。

就在这时,他注意到床头柜的角落,放着一个黑色的笔记本。他记得很清楚,母亲的床头柜里,从来没有这个本子。他拿起笔记本,封面是磨砂的硬壳,没有任何文字。翻开第一页,里面的字迹让他浑身发冷。

那是他自己的字迹。

“2023年10月17日,第一次穿越。世界A-1,母亲的外套是红色的。笔记封面是黑色的。【补充:今天摸到实验台发黏,应该是时间熵增导致的分子紊乱,这个世界的时间线已经开始不稳定了】”

“2023年10月18日,第二次穿越。世界A-2,林夏的头发是短的(她原来说过不剪短发,这里的差异点很明显)。实验室的门牌是‘量子物理研究所302’,不是‘时间物理实验室302’。”

“2023年10月20日,第三次穿越。世界A-3,遇到了‘他’(编号A-0,应该是最早穿越的陈砚)。他说,我们在互相吞噬——每个穿越者的意识都会干扰其他世界的时间线,就像两滴墨水滴进水里,最后会混在一起,原来的颜色就没了。”

“2023年10月22日,第五次穿越。记不清中间跳过了几个世界。时间在褶皱里乱了,有时候刚站稳就被拽去下一个世界。怀表是关键——它的表壳是‘星陨铁’,能稳定分子运动,刚才在A-4世界,怀表靠近紊乱的实验台,黏腻感消失了。小心影子,它会取代你(A-0说,等我们的意识和某个世界的时间线绑定太深,原来的自己就会消失)。”

后面的字迹越来越潦草,甚至有些扭曲,像是在极度恐惧中写下来的。最后几页,画满了混乱的线条,中间有一个被反复涂抹的圆圈,里面写着一个日期:2023年11月5日,旁边标注着“源点时间,A-0的第一次实验时间”。

今天是2023年10月27日。

陈砚的手指攥得发白,笔记本的边缘被他捏出了褶皱。这不是他写的,但这字迹,和他的一模一样,连笔锋的转折都分毫不差。他想起母亲纸条里的“星陨铁”,连忙翻到笔记本里提到怀表的那页,果然,旁边画着一个和他手里一模一样的怀表,标注着“星陨铁外壳,能抑制时间熵增”。

难道是另一个世界的自己,把这个笔记本留在了这里?那个“他”提到的“A-0”,就是第一个穿越的陈砚,他的实验时间是11月5日,比所有其他陈砚的穿越时间都早,这样“先有源点实验,后有其他穿越”的逻辑就通了。

“小心影子,它会取代你。”

这句话像一根针,扎进陈砚的心里。他猛地合上笔记本,塞进外套口袋,转身快步走出老房子。雨还在下,巷子里没有路灯,只有远处路灯的光线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影子。

他的影子被拉得很长,跟在他身后,像是一个沉默的追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