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姐脸上的笑容僵住了,像是被泼了盆冷水。
“小喻,你这是什么意思?大家欢迎你,是给你面子,你怎么还计较起钱来了?一顿饭而已,能花多少钱?”
她开始上价值了,这是她的拿手好戏。
“再说了,我们这都是惯例,新人来了,请大家吃顿饭,以后也好相处,是不是这个道理?”
喻然点了点头。
“道理是这个道理。不过公司章程第18条也规定了,员工之间不得有任何形式的强制性消费和利益输送。如果这次聚餐是‘惯例’,并且默认由新人付款,那就构成了强制性消费。我想确认一下,这是公司级别的官方惯例,还是部门内部的私人习惯?”
她说话不快,一个字一个字往外蹦,清晰得可怕。
刘姐的脸,从红变成了猪肝色。
她这辈子估计都没被人这么噎过。
办公室里死一般的寂静,我甚至能听到旁边同事紧张的呼吸声。
喻然看着刘姐,继续说。
“如果是公司惯例,请出示相关文件,我会遵守。如果是私人习惯,那我有权拒绝。另外,如果因为我拒绝参加私人付费聚餐,而影响到未来的工作协作,这就涉及到职场霸凌。根据劳动法相关规定,我有权向公司监察部或劳动仲裁机构提起申诉。”
她说完,顿了顿,然后推了一下眼镜,露出了一个非常、非常礼貌的微笑。
“刘姐,所以,这顿饭,还吃吗?”
刘姐的嘴唇哆嗦了几下,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部门群里,刚才那些“好啊好啊”的消息,显得特别刺眼。
那天中午,所谓的“欢迎会”黄了。
大家各自叫了外卖,默默地在工位上吃。办公室里除了鼠标点击声,再没别的声音。
我一边吃着我的猪脚饭,一边偷偷看了一眼角落里的喻然。
她正在用一个很小的便当盒吃午饭,里面是几块西兰花和一小块鸡胸肉,看起来清汤寡水。
她吃得很慢,很安静。
就好像刚才那个用公司章程和劳动法当武器,把刘姐怼到墙角的人,根本不是她一样。
我心里只有一个念头:
这个新人,是来上班的,还是来整顿职场的?
2
刘姐吃瘪之后,消停了好几天。
办公室的气氛变得很诡异。大家看喻然的眼神,都带着点说不清道不明的敬畏和疏远。
没人敢再叫她“小喻”,都客客气气地喊她“喻然”。
喻然好像完全没感觉。
她每天还是准时来,准时走,话不多,除了工作交接,几乎不和任何人闲聊。她工位上除了电脑和水杯,什么多余的东西都没有,干净得像个样板间。
我以为,只要没人去招惹她,日子就能这么平静地过下去。
但我错了。
我们公司的奇葩,是呈链式反应出现的。一个倒下了,另一个就会站起来。
这次站起来的,是张经理。
周五下午,快下班的时候,张经理突然把我们部门的人都叫进了会议室。
“各位,下周一,集团领导要来我们公司视察。这是一个展示我们部门风采的绝好机会!我决定,这个周末,大家辛苦一下,加个班,把我们上半年的工作成果做成一个精美的PPT,周一早上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