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录入过程中,我发现原始数据存在大量逻辑错误和重复记录,这大大增加了人工核对的难度和时间成本。
为了提高效率和准确性,我没有采用逐条手动录入的方式。
我首先使用高速扫描仪将所有纸质单据转化为图片,再通过OCR文字识别技术,将图片批量转换为可编辑的文本。
然后,我编写了一个小型的Python脚本,对识别出的文本数据进行清洗、去重和格式化。
最后,我将处理好的数据导入Excel,并利用VLOOKUP和PIVOTTABLE等函数,建立了数据关联和多维度分析模型。
整个过程,包括扫描、识别、清洗和建模,总计耗时约18个小时。
附件中的表格,不仅包含了原始数据,还额外增加了‘按季度销售额汇总’、‘按销售人员业绩排名’、‘按产品利润率分析’等多个动态数据透视表,方便您随时调用和分析。
希望我的工作能对您有所帮助。
喻然”
……
……
会议室里,死一样的寂静。
所有人都盯着邮件,嘴巴张得能塞下一个鸡蛋。
高速扫描仪?
OCR文字识别?
Python脚本?
VLOOKUP?数据透视表?
这都他妈的是什么玩意儿?
我们还停留在Ctrl+C和Ctrl+V的原始社会,人家已经直接开上高达了。
张经理的脸,已经不能用难看来形容了。
那是一种混杂了震惊、屈辱、和智商被公开处刑后的呆滞。
他本来想用最原始、最笨拙的劳动来折磨喻然,结果喻然用最现代、最高效的技术,把这件苦差事变成了一场个人技术秀。
她不仅把活干完了,还干得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她把一个惩罚,变成了一个功劳。
更狠的是,她在邮件里清清楚楚地写了,原始数据有“大量逻辑错误”,等于是在告诉所有人,以前负责这块工作的人,都是废物。
而以前负责这块工作的,正是张经理自己。
这已经不是打脸了。
这是把张经理的脸按在地上,用最高级的CPU反复摩擦。
我看到张经理的手在发抖,他想发火,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因为喻然的报告,逻辑清晰,结果完美,你根本找不到任何可以攻击的点。
从那天起,张经理再也没给喻然派过任何“脏活累活”。
因为他知道,他所谓的“威严”和“手段”,在绝对的技术实力面前,就是个笑话。
6
喻然在技术上碾压了张经理之后,办公室迎来了一段难得的和平时期。
大家似乎都默认了一个事实:这个女人,惹不起。
但我们都忘了,这家“福报”公司,最擅长的就是制造幺蛾子。
很快,公司总部下发了一个通知,要求每个分公司、每个部门,都要参与到一个叫“奋斗者风采”的短视频宣传活动中。
说白了,就是拍视频,发到公司的官方抖音号上,给自己脸上贴金,顺便给总部领导拍马屁。
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自然又落到了我们部门。
张经理这次学乖了,他没直接指定喻然,而是搞起了“民主投票”。
“大家觉得,这次的宣传视频,谁来策划和出镜比较合适啊?”他笑眯眯地问。
结果,除了喻然和我,所有人都齐刷刷地指向了喻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