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缕青烟从机床的主轴箱里冒了出来。
2.
“坏了!彻底坏了!”
一个老师傅冲过去,伸手摸了一下机床外壳,又猛地缩了回来,烫得直甩手。
“主轴抱死了!”
王建军的脸瞬间没了血色。
他冲过去,围着机床转了两圈,手足无措。
“快!快去叫陈厂长!还有,把技术科的人都叫过来!”
李伟也急忙跟过去,对着冒烟的地方指指点点。
“我就说传动轴有问题,肯定是过载烧毁了!”
整个车间乱成一锅粥。
这台Heckler HMC-500是厂里花了天价外汇从西德引进的,是整个红星机械厂的命根子。
现在,这个命根子停摆了。
厂长陈东海带着一群技术员火急火燎地赶到。
“怎么回事?”
王建军像见了救星,一把拉住陈东海。
“厂长,机床……机床它不动了。”
“我早就说过,操作工的责任心是第一位的!有些人就是不把厂里的设备当回事!”
他的眼神狠狠地剜了我一眼。
陈东海没理他,脸色凝重地绕着机床检查。
“德国专家呢?”
“专家上周就回去了,说是设计没问题,让我们自己排查操作规范。”
一个技术员回答道。
“放屁!这机器从装好那天起就小毛病不断,怎么可能是操作问题?”
陈东海一脚踹在机床底座上,发出沉闷的响声。
“这批订单是给部队的,后天就要交货,机器停了,我们拿什么交?”
“这不仅是经济损失,是政治任务!”
所有人都低下了头,气氛压抑得喘不过气。
李伟挤到前面。
“陈厂长,王主任,我认为问题还是出在传动系统的同步齿轮上。德国人的设计太精密了,不一定适应我们的工作环境。我建议,可以尝试修改齿轮的啮合参数。”
陈东海看了他一眼。
“你有把握?”
李伟挺起胸膛。
“我有七成把握。我研究过这台机床的图纸,它的同步逻辑存在一个可以优化的空间。”
他说得头头是道,周围几个技术员也开始点头附和。
“死马当活马医吧。”
陈东海摆了摆手,一脸疲惫。
“技术科全力配合李伟,需要什么就给什么。今天之内,必须把机器给我修好!”
李伟立刻成了全场的焦点。
他意气风发地指挥着技术员拆卸机床护板,拿出图纸,开始计算和比对。
我把地上的铁屑扫进簸箕,倒进废料桶。
然后,我走回自己的工位,拿起那张被王建军揉过的报纸,摊平。
从口袋里摸出一支铅笔头,在报纸的空白边缘处,画了起来。
线条很简单,是一个结构异常的零件草图。
3.
我画完图,把报纸随手放在了操作台上。
转身走向车间角落的茶水间,给自己续上热水。
透过茶水间蒙着油污的玻璃窗,我能看到外面那群人正围着机床忙得热火朝天。
李伟站在最中间,手里拿着一张巨大的蓝色图纸,指指点点,声音激昂。
王建军站在他身边,不住地点头,满脸都是赞许和期望。
我吹了吹茶缸里冒出的热气,轻轻呷了一口。
等我端着茶缸慢悠悠地晃回工位时,操作台上的那张报纸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