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1 月夜初遇,情根深种

乾隆二十八年,秋。

陕西华阴县的玉泉院,坐落在华山脚下,院内古柏参天,泉水潺潺,是当地有名的清净之地。书生耿去病背着半旧的书箱,踏着满地的枫叶,走进了玉泉院的大门。他今年二十二岁,是华阴县的秀才,眉目清秀,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青布长衫,袖口还打着细密的补丁,却依旧整洁挺拔。

此次借居玉泉院,是为了备战来年的乡试。耿去病家境贫寒,父母早逝,全靠乡邻接济才读完书。他深知,只有考中功名,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也才能报答乡邻的恩情。玉泉院远离尘嚣,最适合静心读书,只是夜里难免冷清,他便时常在饭后,往院外的竹林散步,排解孤寂。

这日傍晚,刚下过一场小雨,空气里满是湿润的泥土气息和竹叶的清香。月色如银,洒在竹林里,将细长的竹叶染成了银白色,风一吹,竹叶轻轻晃动,像无数把小扇子,在月光下泛着光。耿去病手里拿着一本《论语》,慢慢走在竹林间的小径上,嘴里轻声吟诵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声音在寂静的竹林里回荡,格外清晰。

走到竹林深处,一处被月光照亮的石凳旁,耿去病忽然听到一阵轻柔的脚步声,伴随着淡淡的香气——不是竹叶的清香,而是一种类似兰草混着晨露的味道,清新又绵长,顺着风飘进鼻腔,让他瞬间停下了脚步。

“是谁在那里?”耿去病心里一动,握紧了手里的折扇。这竹林地处偏僻,极少有香客前来,深更半夜,怎会有旁人?他循着声音望去,只见石凳上缓缓站起一个女子,青色的衣裙在月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像一汪春水。

女子约莫十八九岁模样,肌肤雪白得像月下凝结的霜,却又透着淡淡的粉,仿佛一捏就能出水。她的眉眼弯弯,眼尾微微上挑,带着几分灵动;鼻梁小巧挺直,嘴唇是自然的樱粉色,笑起来时,嘴角会露出两个浅浅的梨涡,格外动人。她的头发用一根青色的丝带松松系着,垂在肩头,发间别着一朵刚摘的黄菊,花瓣上还沾着未干的露珠,随着她的动作轻轻颤动。

“公子莫怕,我只是路过此处,贪看这月色,才在此停留。”女子的声音轻柔得像羽毛,拂过心尖,带着安抚人心的力量。

耿去病松了口气,连忙拱手行礼,动作间带着读书人的斯文:“姑娘深夜独自在此,未免太过危险。在下耿去病,借居玉泉院备考,不知姑娘芳名?”

“我叫青凤。”女子走到他面前,距离近了,耿去病能更清楚地看到她眼底的笑意,像盛着星光,“我就住在附近的山里,常来这竹林赏月。耿公子是读书人?看你手持书卷,周身又有书卷气,定是饱读诗书之人。”

耿去病被她夸得有些不好意思,耳尖微微发红,挠了挠头:“姑娘过奖了,只是略读了几本书,算不得饱读诗书。青凤姑娘,这竹林夜里风大,露水也重,你身子单薄,还是早些回去吧,免得着凉。”

“不急。”青凤笑着转身,坐回石凳上,指了指身边的空位,语气带着几分期待,“公子若是不介意,不如坐下来陪我聊聊天?这月色难得这么好,一个人赏,总觉得少了些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