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一切都恢复了原样,仿佛刚才那场惊心动魄的魂飞魄散(某种意义上,比魂飞魄散更彻底)从未发生。

为首的公差将铁链挂回腰间,转向我。他那模糊的面容似乎清晰了一瞬,露出一张古板却并不凶恶的脸,朝我微微颔首:

“店主,打扰了。此间滞留怨魂已清理完毕。”

我没什么表情,只是点了点头。开门做生意,来的都是客,阴差阳怪也是客。他们按规矩办事,我按规矩提供歇脚处,彼此心照不宣。

另一名公差却低声对同伴道:“头儿,这案子……有点邪门。记录显示,他阳寿未尽时,命火就弱得可怜,像是被什么东西……提前耗尽了。”

“嗯。”为首公差应了一声,语气平淡,“阳世浮华,心火易焚。妄念贪求,亦是业障。走吧,回去归档。”

他没有再多说,两人转身,推开店门,身影融入外面的雨幕黑暗中,消失不见。门上的铜铃在他们离开后,轻轻响了一下,复归沉寂。

我走到阿袁刚才瘫倒的地方,地面干干净净,没有留下任何痕迹。连那碗他没喝完的汤,也不知何时消失了,仿佛他从未存在过。

我回到柜台后,继续擦那只永远也擦不完的、带着豁口的粗陶碗。指尖摩挲着碗沿的粗糙,心里却不像表面那么平静。

饿死鬼,我见得多了。战乱年代,饥荒年月,穷苦人家……各种各样的饿死鬼,他们的执念直接而纯粹——饿,要吃的。满足他们一时的口腹之欲,或是帮他们了却一桩与食物相关的遗愿,大多便能化解怨气,安心离去。

像阿袁这样的,是第一次。

他不是死于物质的匮乏,而是死于一种……被制造出来的、虚假的“饥饿”。那种饥饿感,不属于他的身体,甚至不完全属于他的本能,是被屏幕上的数字、虚拟的承诺、还有那个看不见的“观众”群体,一点点喂养、放大、最终反噬的怪物。

他所追求的,早已不是食物本身,而是食物背后所代表的认可、价值、乃至一种扭曲的存在证明。他拼命吞咽,是想填补一个永远也填不满的、名为“虚无”的黑洞。

这种“饿”,比单纯的肚饿,更可怕,也更难“超度”。因为它没有实体,无法用一碗汤、一餐饭来安抚。公差带走了阿袁的魂,但那制造出这种“饿”的源头,那无声的、弥漫在时代空气中的某种东西,依然还在。

我想起他最后那双眼睛,凝固的荒谬感之下,是比深渊更深的饥饿。那是一种……“业”。饿业。

店外,雨好像小了些。城市遥远的方向,传来模糊的车流声,像这个巨大生物沉睡时的鼾声。网络的洪流仍在每一条光纤里奔腾不息,制造着新的热点,新的狂欢,新的“百万梦想”,也制造着无数个看不见的、潜在的“阿袁”。

我放下碗,走到门口,推开一条缝。潮湿冰冷的空气涌进来。巷子依旧漆黑深不见底。远处霓虹的彩光,在这雨夜里,显得格外虚幻,像海市蜃楼,引诱着飞蛾扑火。

“醪糟”的灯笼在风中轻轻晃动,昏黄的光圈,勉强照亮门前几步见方的湿滑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