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1 不速之客

林野的收编工作室,更像一座现代陵墓。纯白色的墙壁吸音效果极佳,将外界的一切喧嚣隔绝,只剩下仪器运行时几不可闻的低频嗡鸣。空气里弥漫着消毒水和某种特制冷凝剂的冰冷气息,唯一算得上装饰的,是墙角那盆由助理陈夏强行搬进来的、名叫“模糊往事”的多肉植物,此刻在惨白的灯光下,也显得蔫蔫的。

林野坐在主控椅上,一身剪裁利落的黑色套装,与她苍白的肤色形成鲜明对比。她正小心翼翼地将一副白色真丝手套戴好,动作轻柔得像是在触摸易碎的蝴蝶翅膀。这是她的规矩,也是她的屏障——记忆是有温度的,不能被指纹污染。

“林老师,三号对象的记忆碎片已经初步分离,痛苦指数7.2,冗余部分占比百分之三十五。”陈夏的声音从通讯耳麦里传来,带着一丝惯有的轻快,与这肃杀的环境格格不入。她正隔着单向玻璃,在隔壁监控室观察着数据流。

林野面前,一个面容憔悴的中年男人躺在沉浸式记忆接入椅上,眼皮快速颤动,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他正重新经历着导致他前来求助的创伤——一场惨烈的商业失败和随之而来的众叛亲离。

“开始收编。”林野的声音没有任何起伏,冷冽如手术刀。她的手指在虚拟控制屏上滑动,精准地标记出那些闪烁着不稳定红光的记忆片段,那是强烈的情感和痛苦节点。随着她的操作,屏幕上代表混乱记忆的灰色区域被一点点剥离、压缩,然后导入标定好的存储单元。这个过程,就像在清理一团沾满污渍和尖锐碎片的乱麻,只留下当事人指定要保留的、经过漂白的“成功经验”和“必要知识”。

工作是高效的,也是冷酷的。林野是行业内的传奇,收费高昂,成功率百分之百。人们称赞她技艺精湛,也畏惧她的不近人情。她从不与客户建立工作以外的任何联系,收编结束,关系即止。失控,是她职业生涯和人生信条里绝不允许出现的词汇。

工作顺利完成。中年男人醒来后,眼神里的痛苦和迷茫已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略显空泛的平静。他付了高昂的费用,感激地离开,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却也像被抽走了一部分灵魂。

林野摘下手套,用特制的护理液仔细擦拭后,放入一个精致的檀木盒中。她看了一眼时间,18:45。还有十五分钟,她订的那家轻食店的外卖会准时送到。今天是周二,照例是烤鸡胸肉配西兰花和藜麦,酱汁固定为低脂油醋汁。她从不尝试新口味,那意味着不必要的风险和时间浪费。

“林老师,有位沈先生没有预约,但坚持要立刻见您。”陈夏推门进来,手里还拿着一颗草莓味的水果糖,显然是准备给下一位客户的,“他说他的情况非常特殊,常规渠道至少要排队三个月,他等不了。”

“让他按流程预约。”林野头也不抬,开始清理操作台。她的生活和工作一样,需要绝对的秩序。

“我说了,但他……”陈夏顿了顿,压低声音,“他看起来……很不一样。而且,他说他的记忆,可能‘无法被收编’。”

林野的动作停顿了零点一秒。“无法被收编”是记忆收编行业的禁忌词汇,通常只出现在极端的理论假设或失败的案例中。这意味着记忆本身具有某种抗性,或许是强烈到扭曲现实的情感,或许是逻辑上根本无法解析的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