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我起了个早,去了离家不远的一个农贸集市。各种蔬菜种子都买了一点,毕竟,在花盆里能不能种活,种活啥,全看天意。
店老板极力推荐我买他自配的“营养土”,说得天花乱坠,我脑子一热,拎了一大袋回去。
顺便,也给家里养的那只橘猫和几盆半死不活的绿萝买了足够的猫粮和肥料。图个省事,免得三天两头要出门。
天气越来越闷热,我恨不得一天二十四小时黏在空调房里。
刚到家坐下,婆婆的电话就打来了,语气有些急:“娟子,刚送货的老陈说,外面好像又不太平了,说是沿海那边传过来什么怪病,吓人得很!你们赶紧看看家里缺啥,让你爸开车,来店里拿点回去!我们刚进了一大批货!”
我心里“咯噔”一下。疫情那几年的记忆瞬间复苏。“好,妈,我知道了,这就去。”
挂了电话,我让我妈在家看着悠悠,拉起我爸就开车往婆婆店里赶。到了店里,我也没客气,拣着家里需要的,拿了些米、面、油、盐、酱油、醋,还有大量的卫生纸、纸巾、女性用品、牙膏牙刷等日用品。
婆婆又硬塞给我们好几箱我和老公爱喝的碳酸饮料和瓶装水,反复叮嘱:“这几天尽量别出门,听说这次的事儿邪乎。”
我也提醒她:“妈,你和爸这次可别分开住了,爸那个厨艺……上次封控,要不是店里泡面多,他非得瘦脱相不可。”
婆婆连连点头:“晓得晓得,下午我就把东西搬过来,跟他一起守着店。”
我们回到家,正好碰到老公准备出门去厂里。我想到之前封控的突然,立刻让他等等。“今天别坐厂车了,开我车去。”
老公一脸惊喜:“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但当他看到我拖出那两个最大的行李箱时,笑容僵住了。“你这是干嘛?”
“可能有情况,你先把这些带到宿舍。万一回不来,也不至于抓瞎。” 一个箱子装的是被褥、枕头,另一个塞满了他的换洗衣物、日常洗护用品和一点耐储存的零食。
送走老公,我又把爸妈劝回了他们自己家。“回去把你们常吃的药、换季的衣服,还有觉得重要的东西都收拾过来。我做饭水平你们知道的,悠悠跟着我,怕是要饿瘦。”
我妈想到上次封控时,我手忙脚乱带娃的惨状,二话没说,拉着我爸就回去了。
直到天黑,老两口才大包小包地回来。衣服带了不少,毕竟我爸体型和我老公差不多,我的宽松衣服我妈也能穿。
更夸张的是,他们几乎搬来了半个家:冻在冰箱里的肉、米、面、油、各种杂粮豆子、干菜、咸菜,还有几大包新鲜蔬菜,以及他们每天离不开的降压药、降糖药……一趟又一趟,我和悠悠在门口接应,小家伙以为在玩什么游戏,兴奋得小脸通红。
选择住在我这里,是经过考量的。我家这栋楼,是这个小城里为数不多的电梯公寓之一,总共32层。我家在30楼,不算顶层,但视野足够高。万一……我说万一,这次的病毒真能通过空气传播,高点总归安全些。
单元楼的门禁需要刷卡,电梯也需要刷卡才能抵达指定楼层。我刷了卡,只能按亮30楼和1楼。有人抱怨不方便,外卖、朋友来访都得下楼接,我却觉得这样清净,至少避免了无关人等的打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