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一)

夏日的江南,雨水总是格外充沛。窗外,梅雨已经淅淅沥沥下了三天,没有停歇的迹象。林薇坐在老宅堂屋的门槛上,望着天井里四溅的水花发呆。这座位于古镇边缘的老宅,是外婆留下的,自从外婆去年过世后,林薇还是第一次回来。

空气里弥漫着潮湿的木头发霉气味和淡淡的尘土味。老宅很安静,静得只能听到雨声和偶尔从远处河道传来的、模糊的船桨拨水声。

林薇是回来整理外婆遗物的。母亲身体不好,这个任务自然落在了她这个刚辞职、暂无拘束的女儿身上。她原本想着借此机会清静几天,整理一下迷茫的未来,但这连绵的阴雨和老宅的空寂,反而让她心头更添了几分压抑。

手机信号在这里时好时坏,林薇百无聊赖,起身在堂屋里踱步。目光扫过斑驳的墙壁、褪色的八仙桌,最后落在墙角一个老旧的黑漆木箱上。那是外婆的嫁妆箱,上面挂着一把已经锈迹斑斑的铜锁。

林薇记得小时候见过这个箱子,外婆从不让她碰,说里面是“老古董”。好奇心起,她找来工具,费了些劲,撬开了那把脆弱的锁。

箱子里大多是些旧衣物,散发着樟脑和时光混合的味道。衣物底下,压着几本发黄的相册和一捆用红绳系着的信札。林薇翻看着相册,里面是外婆年轻时的黑白照片,穿着素净的旗袍,笑容温婉。还有一张泛黄的全家福,背景就是这间老宅,年轻的外婆和外公站在中间,旁边是几个陌生人。

信札是外公写给外婆的情书,字迹工整有力,透着那个年代特有的含蓄与深情。林薇正看得入神,从信札里滑落一样东西,掉在地上,发出轻微的脆响。

她弯腰捡起。那是一个……碗?或者说,是一个碗状的物件,只有小孩拳头大小,材质像是某种红色的木头,颜色暗沉,却透着一股异样的光泽,仿佛被岁月和人手的摩挲浸润得温润了。碗壁很薄,雕刻着一些模糊不清的纹路,像是水波,又像是某种纠缠的蔓草。

这小红碗入手冰凉,在这闷热的雨天,竟给人一种沁入骨髓的寒意。林薇捏在手里,仔细端详,心里莫名升起一种奇怪的感觉,既觉得它精致可爱,又隐隐感到一丝不安。外婆怎么会收藏这样一个小玩意?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雨势稍减。林薇感到有些饿,决定去镇上买点吃的。她把小红碗随手放在八仙桌上,撑起伞,走出了老宅。

古镇在雨中显得格外宁静,青石板路湿滑反光。偶有行人匆匆走过,撑着各色雨伞。林薇在常记得的一家面馆吃了碗热汤面,身体才暖和了些。回来时,路过镇口的小石桥,她看到一个头发花白、穿着蓑衣的老者坐在桥墩上抽着旱烟,望着河面出神。

林薇认得他,是镇上的老更夫,姓陈,大家都叫他陈伯,据说在这镇上住了一辈子,知道很多老故事。林薇小时候回来过暑假,总爱缠着他讲古镇的传说。

“陈伯,这么晚了还下雨,您怎么坐这儿?”林薇上前打招呼。

陈伯转过头,浑浊的眼睛看了林薇一眼,似乎认了她一会儿,才缓缓道:“是薇薇啊,回来啦?唉,人老了,睡不着,听着雨打河面的声音,心里踏实。”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林薇,忽然定了一下,语气有些异样,“你……刚从你外婆家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