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一回:弘农杨氏承祖荫,少年玄感暗蓄志

**

大隋开皇年间,长安城朱雀大街上最风光的门庭,除了皇宫,就得数弘农杨氏的府邸。这弘农杨氏可不是一般的家族,往上数几百年,从汉朝的杨震开始就代代出大官,到了隋朝,更是直接跟皇室绑在了一起 —— 杨玄感的爹杨素,那是帮杨广从太子杨勇手里抢下皇位的头号功臣,说句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都嫌保守。

彼时的杨玄感刚过二十,生得浓眉大眼,腰间总挂着把老爹赐的七星刀,走在府里三步一拱手,五步一微笑,活脱脱一副世家公子的模样。可没人知道,这小子心里藏着比长安城还大的心思。

那天杨素从宫里回来,脸色比外面的深秋还沉,一进书房就把朝笏往桌上一摔,骂了句 “竖子无恩!”。杨玄感正好端着参汤进来,听见这话脚步顿了顿,假装没听见,把汤碗放好就要退出去。

“玄感,你站住。” 杨素头也没抬,手指敲着桌面,“今天陛下赐了我黄金百两,锦缎千匹,你知道为什么吗?”

杨玄感垂着手回话:“想必是陛下感念父亲劳苦,特加赏赐。”

“劳苦?” 杨素冷笑一声,抬眼盯着儿子,“他是怕我哪天不高兴,把他那皇位再给掀了!你当他看着我的时候,那眼神里是信任?那是藏着刀子呢!”

杨玄感心里咯噔一下,这话他不是第一次听了。自打杨广登基,老爹就总说这样的话,以前他还小,只当是大人的烦心事,可现在他长大了,看宫里来的太监每次传旨时那小心翼翼的模样,看老爹上朝时身后总跟着几个 “护送” 的禁卫,他渐渐明白 —— 功高震主,从来都不是说着玩的。

那天晚上,杨玄感找了个借口,把门客王伯当叫到了后花园。这王伯当是个落魄书生,脑子却比谁都活泛,平时最敢跟杨玄感说真话。

“公子,您最近总皱着眉,是不是有心事?” 王伯当拨着手里的算盘,这是他的习惯,不管说什么都要拨几下,说是能理清思路。

杨玄感靠在太湖石上,望着天上的月亮,突然问:“伯当,你说人活一辈子,是守着祖宗的爵位过安稳日子好,还是自己争一片天地好?”

王伯当的算盘停了,抬眼看看杨玄感,眼神亮了:“公子这话问得有意思。要是别人,自然是安稳日子好,可公子您是杨素的儿子,弘农杨氏的嫡长子,您的天地,难道就该是别人赏的爵位?”

杨玄感没说话,只是伸手摸了摸腰间的七星刀,刀鞘冰凉,却让他的手心冒了汗。他想起白天老爹那句 “竖子无恩”,想起杨广看他时那带着审视的目光,想起长安城里那些世家子弟提起他时,总说 “那是杨素的儿子”—— 他不想永远活在别人的影子里。

“伯当,” 杨玄感的声音压得很低,却带着一股狠劲,“你说要是有一天,这天下换个人坐,会怎么样?”

王伯当的算盘 “啪” 地一声合上,起身对着杨玄感深施一礼:“公子若有此心,伯当愿效犬马之劳。只是眼下时机未到,公子还需忍耐。”

杨玄感点点头,望着月亮长出一口气。他知道,这心思一旦冒出来,就再也收不回去了。只是他还不知道,这份藏在心底的野心,终将把他和整个弘农杨氏,拖进一场谁也躲不过的滔天巨浪里 —— 而那掀浪的契机,正在不远的辽东战场上,等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