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下台的时候,我路过李小玲的座位,想跟她说句 “加油”,可她刚好抬头,看见我后,只是点了点头,就又低头看手机 —— 应该是在给高瀚宇发消息。我的话堵在喉咙口,没说出来,转身走出了答辩室。
李小玲是第五个上场的。我在走廊里等着,听见答辩室里传来她的声音,很稳,很清楚。我靠在墙上,想起以前她跟我一起练演讲,两个人在空教室里,一遍遍地念稿子,她会帮我纠正发音,会给我打气:“刘峥你很棒,肯定能拿奖。”
那时候的李小玲,眼睛里有我;可现在,她的眼睛里,只有高瀚宇。
李小玲答辩结束后,背着包往校门口走。我跟在她后面,想跟她说点什么,可她掏出手机,拨通了高瀚宇的电话:“我答辩过啦!嗯,马上就去高铁站……” 她的声音软得像棉花糖,跟我说话时从来没有过的温柔。
我站在原地,看着她的背影,心里像被什么东西揪着,疼得厉害。我想起后来写在邮件里的话:“我们没有看到彼此的答辩,即使在一个答辩组。” 原来有些遗憾,早就注定了。
5 散伙饭的缺席
毕业前一周,班里组织散伙饭,在学校门口的小餐馆里。我本来不想去,可于之贺拉着我说:“去看看吧,说不定李小玲会来。”
我还是去了。我坐在角落的位置,眼睛一直盯着门口,希望能看见李小玲的身影。可直到菜都上齐了,她也没来。
“别等了,” 于之贺给我夹了一筷子菜,“我刚才在宿舍楼下看见她了,拎着行李箱,说要去南京找高瀚宇,散伙饭就不来了。”
我手里的筷子顿了一下,菜掉回盘子里。我想起去年冬天,李小玲还跟我说:“毕业的时候,咱们班的散伙饭一定要去,还要一起喝汽水,一起拍照。”
可现在,她忘了。她的毕业计划里,有高瀚宇,有南京的鸭血粉丝汤,却没有我,没有秦工业的散伙饭。
饭吃到一半,有人提议拍合影。大家站在餐馆门口,笑着喊 “茄子”,我站在最边上,看着镜头,却笑不出来。我想起后来写在邮件里的话:“我们没有留下纪念的照片,没有合影,没有在一起吃散伙饭。” 原来那些我期待了很久的事,最后都成了未完成的遗憾。
散伙饭结束后,我跟于之贺一起走回学校。路上遇见好几对情侣,手牵着手,说着毕业以后的计划。于之贺拍了拍我的肩膀:“刘峥,别想了,李小玲跟高瀚宇是高中就好上的,你比不过。”
我没说话,只是看着操场的方向。香樟树的叶子在晚风里轻轻晃着,看台上空荡荡的,没有了以前的热闹。我想起那些在看台上的夜晚,想起李小玲听我讲踢球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