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一章:沈府初遇,暗生情愫

景国的天元二十七年冬,一场大雪覆盖了皇城的朱墙碧瓦,也带走了景沂昭生命中最后的温暖——他的母亲,端慧皇后。灵堂之上,檀香袅袅,十六岁的少年皇子一身缟素,跪得笔直,俊朗的眉宇间不见悲戚,只有一片死水般的沉寂,以及那深藏于眼底、不易察觉的疲惫与厌倦。他厌恶这吃人的宫廷,厌恶那些虚与委蛇的争斗。皇后的遗言言犹在耳,她用尽最后一口气,为他求来了一道恩旨——远离皇城,前往江南外祖家沈家静养。

沈家是书香门第,前朝太傅沈老大人致仕后便归隐江南。景沂昭的到来,并未引起太大波澜,沈府上下恪守本分,恭敬有余,亲近不足。他乐得清静,每日里不是读书便是练剑,将一身锋芒尽数收敛,如同入鞘的宝剑,光华内蕴。

初春的江南,烟雨朦胧。那一日,他信步走在沈府曲折的回廊下,忽见前方一个穿着半旧藕荷色比甲的小丫鬟,正捧着一摞几乎高过她头顶的书匣,小心翼翼地挪着步子。雨丝斜侵,打湿了她的额发,她却浑然不觉,只是专注地看着脚下的路,步履虽缓却极稳。廊角转弯时,最上面的一个书匣眼看就要滑落,她轻呼一声,手忙脚乱地想稳住,身子不免有些踉跄。

景沂昭下意识上前一步,伸手轻轻扶住了那摇摇欲坠的书匣。

小丫鬟吓了一跳,抬起头来。刹那间,景沂昭对上了一双眼睛。那是一双极其清澈的眸子,黑白分明,如同被山泉洗过的墨玉,带着几分受惊后的慌乱,但更多的是一种未经世事的纯粹和一股子不服输的韧劲。她的脸颊因用力而泛着健康的红晕,几缕湿发贴在鬓边,更添了几分稚气与生动。

“多、多谢公子!”她慌忙低下头,声音清脆如珠落玉盘。

他微微颔首,收回手,并未多言。却听旁边有婆子唤道:“小黎,快些,小姐还等着用书呢!”

“哎,就来!”她应着,朝他匆匆行了个礼,便又捧着那沉重的书匣,稳稳地向前走去。

小黎。景沂昭在心中默念了一遍这个名字。这林府,似乎也并非全然无趣。

不久后,管家将他身边一个不够细心的侍从调走,换来了这个小黎。管家赔着笑说:“这丫头虽年纪小,但手脚麻利,人也沉稳,定能伺候好公子。”

景沂昭淡淡应了,目光掠过垂首立在下方,显得有些紧张却又努力维持镇定的小黎,心中竟有一丝莫名的期待。

自此,晨光微熹中,苏府最僻静的院落里,多了一道舞剑的挺拔身影,和一道安静陪伴的娇小身影。景沂昭练剑时心无旁骛,剑光闪烁,身姿矫若游龙。小黎总是提前备好温热的茶水与柔软的布巾,安静地立在廊下角落,既不远,也不近,恰到好处的距离。当他收势停剑,她会适时上前,递上茶盏,目光低垂,神态恭谨,可他总能感受到,那低垂的眼睫下,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专注与惊叹。

书房里,墨香氤氲。她为他研墨,动作轻柔而专注,仿佛那是天下顶重要的事。偶尔,他会借口指点她识字,握住她执笔的右手。她的手指纤细,带着薄薄的茧子,是常年做活留下的痕迹。在他掌心覆上的瞬间,她能清晰地感受到她瞬间的僵硬与骤然加速的心跳,那白皙的耳根也会无法抑制地染上绯红。然而,她总是很快便镇定下来,学得极其认真,那股子聪慧与韧劲,让他觉得格外有趣,也……格外动人。